城市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利用的景观营造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交通量也日渐增加。在许多城市,交通堵塞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拥堵的城市通,修建立交桥成为大多数城市的首选方案。
立交桥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随着立交桥数量的增加以及尺度的扩大,如何利用立交桥下附属空间以及如何解决立交桥和其下附属空间景观对城市景观的冲击等问题,业已引起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如何有效利用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将其营造成为城市交通系统节点的重要景观,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保护好立交桥区域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针对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的特点,我们发现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利用需要遵循下面的五项景观营造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到,体现城市意象的五大要素包括:路径、边界、节点、标志、区域。立交桥下附属空间景观在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虽说更贴近于“节点”(道路交叉汇聚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又同时具有“道路”(本身就是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区域”(能够从心理上感知到的较大范围的且明显区别于周边城市空间的城市范围)以及“标志”(具有相对独立的自身形态)的相关特性。因此,立交桥下附属空间景观之于城市景观系统具有多元景观意象要素的“复合载体”的意义,其景观地位举足轻重。也正因如此,在对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的景观进行营造时,就有必要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对其进行考虑。
1、城市门户景观
位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附近,或对外高速公路及城市内部交通干道的交汇点处,其本身就作为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而存在立交桥,其桥下附属空间景观具有城市门户性景观的属性,在景观营造中应重点对待,设计上应能充分体现整个城市的景观特色及风貌,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2、区域标志景观
位于其所处区域的车行出人口处,或该区域主要交通干道的交汇点处的立交桥,其桥下附属空间的景观具有区域标志性景观的属性,在景观营造中应强调对其所处的区域的特色的反映,这样不仅能使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的景观具有较强的识别性,而且还能在弘扬区域文化、彰显区域特征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3、一般节点景观
作为内环线上的一般对内交通节点而存在的立交桥的桥下附属空间景观可作为一般性的交通节点景观加以营造,这类立交桥一般占地规模较小,以车行为主,景观重要性级别较低,因此在景观营造时主要满足车行状态下的视觉艺术性和可识别性以及其作为道路廊道上的膨胀斑块所应具有的生态性的要求即可。
二、交通性原则
立交桥的修建首先是为了满足城市交通安全顺畅的需要,因而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的景观营造也不得妨碍此基本点,本着交通优先的原则,在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的景观营造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避免视线遮挡
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在重庆还是成都,在立交桥下俯视空间的绿化中,均存在树叶密集的乔木遮挡行车视线的现象,这样非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为了规避这一安全隐患,在营造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的景观时,应考虑必要的通视需求,并强化其对车行交通的视觉引导。以此为原则,可将植被按引导树、矮树和主树这三种类型结合,进行合理布置,匝道外侧的树要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分流端部的矮树以不遮挡行车视线为准绳,立交内部的空地可适当栽植乔木,而在合流区内应考虑通视需求,严禁植树。
2、排除流线干扰
除视线的遮挡外,人流的干扰也是影响车行交通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开放性立交桥下附属空间,为了将人流引入其中,往往存在行人穿越道路的情况,这种人、车混行的状况,不仅会影响车行交通的顺畅,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开放性桥下空间的景观营造中应充分考虑立交桥所应满足的车行顺畅的需求,采用开辟地下通道、架设人行天桥或设置交通信号灯等多种形式对人、车流的穿越路径或是时序进行引导和控制,达到排除流线干扰、维系交通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三、人本性原则
一方面,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市民对城市户外公共休闲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可用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而现有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日常户外休闲活动的需要。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市民休闲活动需求增加的矛盾,许多城市将规模较大的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开发成为可供市民进入的休闲空间。笔者认为,在不干扰车行交通的前提下,将行人引入桥下,在其中设置健身、休息、游览等功能空间,满足市民日常的户外活动及交流的需求,在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的同时,在桥下形成供市民使用的开放性绿地,不失为一种一举两得的使用方式。在这种使用方式下,桥下附属空间的服务对象为行人,因此在景观营造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般来说,“以人为本”是任何一个户外公共休闲空间设计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各种空间所处位置以及性质的不同,对这一原则的解释和偏重。也有所不同。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因其与交通的密切联系,呈现出与其他户外公共休闲空间不同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在景观营造中所遵循的人本性原则主要包括桥下附属空间的安全性、可达性和舒适性等原则。
1、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是指人们在进出及使用立交桥下附属空间时,不会遇到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与其他街头游园等城市户外空间相比,立交桥下附属空间最大的不同在于与车行交通的密切关系,而使用时最大的安全隐患也来自于交通。为了规避车行交通所带来的安全问题,首先应有必要的视线分析,在有车行威胁的区域,应确保使用者对车行情况有良好的视线监视,以便及时调整行动;其次应根据车行流量,选择适当的人行穿越方式,保证使用者能安全地穿越道路进入场地;此外,在桥下功能空间的设置中,应注意有足够的绿化等措施将人的活动与道路隔开,以此避免使用者“蔓延”至道路上,造成流线干扰、导致交通事故。
2、可达性
立交桥下附属空间一般处于车行交通的包围中,如果没有较好的可达性,人们往往会望而却步,原本设计的开放性绿地也会因为乏人问津而慢慢衰败,最终成为失落的户外空间。
所谓可达性原则首先是指选择一种适合的到达方式,例如,在车行交通量相对不大的与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相邻的城市道路处,可选择人行横道加信号灯等较为直接的方式,引导人流进入;而在车行交通繁忙的地段,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穿道、架空道等形式避开车流。
其次,还应选择适当的穿越位置,同时在出入口及通道的设计上应考虑强化出人口的标识系统,以及确保良好的视线引导,满足行人的顺畅行进。
3、舒适性
立交桥下附属空间使用的舒适性往往会受到来自车行交通的噪声、灰尘及汽车尾气的干扰,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所提出的舒适性原则是指通过设计的方式避免或减少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噪声、灰尘等主要来向布置适当的构筑物和绿化带以减少干扰;另外可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将一些较为吵闹以及停留时间短的活动空间靠近路边,将停留时间长的活动空间布置在远离车行道的位置,以形成舒适的休息空间。当然,舒适性还包括有适宜的空间容量,有满足人们使用的环境设施等等。
四、生态性原则
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提及的,以绿化的形式利用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已成为该类型空间利用的一种最为主要的方式。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绿地除了其自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之外,还是城市绿地系统以及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景观营造中应遵循相关的生态性原则,笔者以为其生态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的整体性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城市景观中,自然景观系统越完整,越开放(与城市外更大范围的自然系统连成整体),越有利于物种的生存、流动和基因交换,其景观所代表的生态价值也就越大。在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景观结构中,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绿地景观作为“斑块”而存在,是道路绿地“廊道”景观的放大节点。
因此,在对该空间进行景观营造时,须考虑有效地将其绿地景观与周边其它的城市绿地景观有机的联系起来,增强生境斑块的连接性,促进斑块之间的基因交换和物种流动,从而促进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和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2、生态的持续性
从某种层面上看,立交桥下附属空间的绿地景观可以认为是一个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循环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其大面积绿化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系生态系统的持续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自身生态的持续性的维系亦极其重要。由此,在对植被进行选择时,应首选那些适合城市道路环境,抗性强,对灰尘、噪声和汽车尾气有较强吸附能力的乡土树种,在植物的搭配上应参考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的组织,做到乔、灌、草合理搭配,增加植物族群自身系统生态的稳定性及持续性,减少后期维护的周期及费用。
五、艺术性原则
上文已然述及,立交桥下附属空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景观营造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满足人们审美的艺术性需求。而对于开放式的桥下附属空间,由于人流的进入,对景观的感受除了车行尺度以外,还增加了人行尺度的体验方式,因此,在注意景观整体性的同时,在人们可接触的区域,无论是植物配置还是景观小品,都应进行近人尺度的景观设计和处理。只有同时满足两重尺度的景观体验需求,才可在确保景观的多样与统一的同时,增强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六、结语
以上针对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利用的主要趋势--营造开放或封闭的绿地,结合桥下附属空间的特点,阐述了立交桥下附属空间利用的景观营造基本原则。这里必须指出,由于各立交桥自身的具体状况不同,其下附属空间的利用方式也会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中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原则,营造适宜的景观,并将其整合到整个城市景观中,以实现良好的景观、生态和社会效益。
基于立交桥下附属空间与车行交通的密切联系的特征,可以判断,人们多以车行的速度和尺度对立交桥下附属空间景观进行观赏。这种情况就要求设计者对景观设计的整体性有很好的把握,尤其在植物配置方面,无论是规则的图案化布置还是自由的群落化布置,
应多采用成组、成群的布置方式,避免分散、凌乱的散点种植,以强化整体景观意象的形成,并提升景观的可识别性。
编辑:wenwe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