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关中园林绿化

2011-08-08 11:11:53         来源:西安晚报     浏览次数:

  在《诗经·国风》的《豳风》《秦风》《周南》《召南》,以及《小雅》《大雅》诗篇中,有许多诗句描述了关中的园林和人们对花卉园林的欣赏游览以及植树活动。说明关中的园林绿化,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

  人造园林景观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今西安西南灵沼乡建灵台公园,《大雅·灵台》“王(文王)在灵囿(“囿”,围起来的园子)”。园内“糜鹿攸伏”,“白鸟翯翯(白亮)”,“於牣(满)鱼跃”,“矇瞍奏公”,盲人乐队成功地演奏出美妙的乐章。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与民同之”。“灵台”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园”,而西安莲湖、革命、兴庆宫等公园,基本上仿照了“灵台”公园的模式。

  《小雅·鹤鸣》“乐彼之园”,园内“九皋(曲折的湖泊沼泽)”,“树檀(乔木)”,“其下维萚(满地落叶)”,“鱼潜在渊,或在于渚。”园后有山,悠扬的鹤鸣,“声闻天下”,真乃中国第一首山水田园诗!近几年,西安市民建议,对于深秋落叶(“其下维萚”),留出几条路不清扫,让人们长期观赏。这乃是三千年延续下来的欣赏习惯!

  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朝初期,已有了岐山卷阿和临潼骊山风景区。《大雅·卷阿》是写周成王出游的卷阿,《岐山县志》载,“卷阿”在今岐山县城西北20里的岐山山麓,今存周公庙。诗中描述,“飘风自南(南风习习)”,“梧桐生矣”,“凤凰于飞,屏屏其羽”,成王“伴奂尔游矣(悠闲自得地游玩)”。

  西周末期,周幽王在骊山数举烽火引褒姒笑,而被申侯“遂杀幽王骊山下。”(《史记》)周文王、周武王建都丰镐,在距都城百里以外的北山卷阿和骊山建造风景区。所以说,西周在历史上最早开创了岐山周公庙风景区和临潼骊山风景区。

  花卉、树木和果园

  《诗经》中描述了百余种草及树木、果类,也多处综合性地提到了“草”,如《小雅·小弁》“鞠(多)为茂草”,《小雅·湛露》“在彼丰草”。而《小雅·出车》中却用了“卉木萋萋”,以及《小雅·四月》“山有嘉卉”,说明当时的“卉木”、“嘉卉”,已与一般草木有所区别,被视为绿色植物中的精华。这些诗句的描述,说明当时人们在看待树木花草时已经愈来愈侧重于观赏了。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妖艳),灼灼(鲜亮)其华。”描述出嫁姑娘艳若桃花的面庞。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桃夭》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桃花比作少女的诗篇,实为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写于公元前十世纪的《小雅·采薇》“杨柳依依”诗句,尽显春日杨柳婀娜多姿的景致,乃不朽名句!有学者说,此句一经创造出来,便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再想不出更好的词来代替它。藤缠树在《诗经》时期,已经成了一道园林景观。《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萦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子出嫁后需像藤萝依附树木那样依靠丈夫,也借喻夫妻相爱、亲密无间。当今许多人热唱的“藤缠树”歌曲,或许就源于三千年前《诗经》里的素材。

  不仅如此,《诗经》时期关中已有了果园。《小雅·青蝇》“止于棘”中的棘即为枣树,《秦风·晨风》中的“树檖”意为栽培梨。在《召南·摽有梅》中,女子将梅子馈赠他人。至于诗中“梅”出现在关中,人们普遍认为其不是现今南方梅子,而可能为关中“梅杏”。现在,西安东郊洪庆山上,人们仍将杏、李子统称“李梅”。

  “农家乐”雏形

  《小雅·鱼丽》和《小雅·南有嘉鱼》,对贵族家酒宴的环境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绘和渲染“程然罩罩”“程然汕汕”,表现宾客观赏游鱼之态;鹁鸪鸟“程然来思(成群落在树梢)”;“甘瓠累之(在布满瓠藤的树下摆酒席)”;“鱼丽于涹”,随时取出几种鲜鱼,烹饪成精美佳肴。宾客称赞“维其时矣(时鲜美味)”,“嘉宾式燕(宴)以乐”。隐隐约约可见今日农家乐的影子。

  历代的文学家们认为,《南有嘉鱼》中的“南”,是指距丰镐遥远的“南方”。然而,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南有嘉鱼》属于周朝宫廷的诗歌,并且,在当时丰镐处于具有丰富水源的沣河两岸,都城向南一二十里即是终南山北麓,沣河河网、几百条山川溪流及其形成的沼泽湿地,完全具备诗中描绘的树木花草鸟鱼生长的环境条件。

  植树、纪念树及其他

  周时宫、庙均栽植树木。西周时官员上朝前必在殿外等候,“在外朝树槐棘以分朝臣品位”,“三公”位列三棵槐树下,其他官员列于“左九棘”和“右九棘”。一般认为,“朿”左右布局为棘(酸枣),灌木;“朿”上下重叠为“枣”,乔木。几千年以来,关中地区,许多农户在前院和大门外栽三棵槐树,意为期望后代“官至三槐”。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茂盛)甘棠”,“召伯所憩”,“勿剪勿伐”,“勿剪勿拜(瓣枝)”,因为辅佐周宣王而功绩卓著的召伯曾在这棵树下休息过,所以,百姓们相传保护。另外,陕西黄帝陵前的柏树,相传为黄帝手植柏;周至楼观台老子传道时期的古银杏树,生长了几千年。国内许多名胜古迹里的古树,都蕴含着名人的趣闻轶事,千百年来被人们景仰并保护下来。据统计,西安的古树保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小雅·小弁》“维桑维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父母在房前屋后种的树,理应恭敬保护,借以瞻仰父亲,依恋母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经》时期,关中栽树已注意到了各种树木的生长条件。如《秦风·晨风》“隰有树檖(梨)”,《秦风·东邻》“阪有漆,隰有栗。”“阪有桑,隰有杨。”漆树、桑树栽在山坡,梨、栗、杨栽在坡下低湿地。现今,长安内苑、秦岭脚下几百年生的栗园,就种植在坡下低湿地。而近几十年,国内植树造林中“适地适树”原则,应该是几千年来的经验结晶。另外,周初的关中人已经开始对园林树木进行整枝、管理。如《诗经·周南·汝坟》中的“伐其条肆”,意思是应该剪去肆(肆,指树枝剪伐后发出新的丛生枝)。而《豳风·七月》也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的诗句,意思是剪伐长得过长(远扬)枝条,以保持树形圆满。千百年来,这些整枝、修剪理念人们一直沿用着。

编辑:amo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未来10年 河南规划造林2252万亩

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办了《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评审会,经过审阅、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详细】

重庆丰都:47公里长江两岸实现绿化全覆盖

“现在的长江丰都段两岸,都被郁郁葱葱的林木覆盖了,看不到一块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说起长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变化,丰都县林业局产业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几年,丰都补“天窗”、接“断带”,经济林与生态林建设并重,县境内47公里长江两岸基本实现绿化全覆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详细】

山东11市入选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绿化各有高招

记者从山东省林业厅获悉,山东省日照市、莱芜市获新一批“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至目前,全国共计137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