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业不能再“失语”(图)

2011-08-10 09:23:0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

  我国花卉种植源远流长,近20年来更是快速发展,目前已是世界上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我国在花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仍着力甚少,使得中国在世界花卉市场缺少话语权,受制于外国。

  北京花卉市场一角。

  年年岁岁花相似

  刚刚过去的“七夕”情人节,为花卉市场带来一波热潮。走进花市,万紫千红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仔细观察各花店销售的花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花的品种大概每年都差不多,不太会有新品种。”北京最大的花市莱太花卉市场的店家说。造成中国花卉市场“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最大原因,是缺乏花卉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生产哪种花,消费者能买到哪些花,都是外国人说了算。

  中国花卉种子的进口量非常大,以欧美占进口大宗。莱太花卉早市外的花农表示:“中国的花卉种子质量不行,花序不齐,开放季节不固定,产量也不稳定,所以只能进口外国的种子。”

  缺乏自育新品种

  “外商控制中国花卉市场,主要是通过种子、种球、种苗来实现的。”据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赵梁军教授介绍,我国缺乏能与国际品种抗衡的自育花卉新品种,也无完整的花卉产业体系。其根源是,我国花卉产业基础薄弱、文化环境浮躁、科研体制缺陷,企业制度落后。国家对于花卉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也影响了花卉培育者的创造热情。

  “开发新种的成本很高,开发一个新种平均需要五六年时间,我们是连年赔钱在做的。”北京缤纷园艺种子公司的常经理感叹,“现在很多花商眼光短浅,只想快速挣到钱,基础的育种工作没人做。”

  改变现状有规划

  面对洋品牌的重重包围,我国花卉产业正在寻找突围之路。

  “不种就不种,要种就种自己的花卉品牌。”2000年,当朱应雄牵头成立通海丽都花卉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时,提出了这一口号。丽都建立了玫瑰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与国外著名育种公司、国内农科研究院等合作,打造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公司与云南农科院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等本土机构,在土壤和植物营养、病虫害防治、切花保鲜处理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探索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益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使切花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从3万枝提高到5万枝,达到出口标准的产品比例由50%提高到81%。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礼仪用花评比中,丽都“中国红”被选为奥运颁奖指定用花。

  截至2009年底,国家林业局共授权花卉新品种167个。截至2010年底,农业部共授权花卉新品种76个。到2009年,我国拥有花卉专业队伍14.96万人,比2005年增长13.05%。“全国花卉标准委员会”、“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全国性花卉科技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花卉协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鼓励新花种培育。

  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秘书长、北京植物园园长赵世伟说:“我国近几年花卉产业发展非常快,超过了想象。如果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中国花卉业一定会大有作为。”

 

编辑:jad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进口花卉涌入 国产花卉竞争力何在?

  在欧美发达国家,日常花卉消费占整体消费的40%至60%,而我国目前仅为5%,随着终端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花卉消费将释放更大空间。然而,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却处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