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已死

2011-08-11 11:47:04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

  为了加强岭南特色建筑的保护,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开展“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评出一批有岭南特色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奖项。此次评优活动,目的是通过推广和表彰一批岭南特色示范建设项目,引导各地加强对岭南特色建筑的保护。评优活动共设立了6个单项奖,每个单项奖设金、银、铜奖,奖项总数不超过80个,包括岭南特色规划设计奖、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岭南特色园林设计奖、岭南特色街区奖、岭南特色乡村民居奖、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创作奖等。评审对象是广东省辖区内2000年以来完成的建设和设计项目。

  然而,在这次评审活动的发布会上,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房庆方却透露,“在广东59个优秀当代岭南建筑,目前已有10个被全部或者部分拆除,如泮溪酒家、友谊剧院、广州体育馆等,另有13个建筑被改造后,也与原貌相去甚远。”

  这两条消息,既讽刺也令人震惊。

  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飞速发展。广东地区三十多年来,大兴土木,一片欣欣向荣。有人曾自豪地说,光一个广东的工地就比整个欧洲还要多。

  遗憾的是: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岭南建筑却日渐消亡。

  规模庞大的商品房建设和政府工程,出现了大量的现代建筑,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欧风美雨,却鲜见岭南建筑的发展与传承。

  广东商品房发展的历史,就是现代建筑在广东的发展史,就是洋文化入侵广东的历史。传统文化在建筑上只有零星的表现,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无法登堂入室。

  偶有号称“岭南建筑”的项目,大多也只是披了个“岭南建筑”的外衣,缺乏灵魂和地方文化的精髓。

  过去三十年,我们盖了太多形式雷同、毫无民族精神和地方文化特征的的商品房。现在的广州,更象是一座新兴的“国际城市”,而不象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郡。

  说起岭南建筑,我们还要说中山纪念堂、白天鹅宾馆、西关大屋。。。。。。现代建筑的文化贡献和对城市的精神贡献,真是太少了。

  更令人费解的是,59个优秀当代岭南建筑,目前竟已有10个被全部或者部分拆除。一些具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古园林、古街道、古村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新建筑呢?我不知道,广东省辖区内2000年以来完成的建设和设计项目,有几个够得上岭南特色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标准,又有几个有传承的价值?

  我们不能不正视,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岭南建筑已死。虽然还有一群有志之士,在为挽救岭南建筑而努力。

  岭南建筑之死,责任不全在建筑师。

  多年来,我一直倡议“四个妥协”:经济效益要向社会效益妥协;都市建筑要向生态、自然妥协;奢侈文化要向中产文化妥协;西式建筑要向中式建筑妥协。

  现在看来,不要说做到“四个妥协”,能做到一个“妥协”已经很不容易。

  岭南建筑之死,根源在于我们已经缺乏了岭南文化的传承。从幼儿园到大学,广东人有多少机会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有多少机会感受到岭南建筑的魅力?

  花再多的钱去保护古建筑、古园林、古街道、古村落,无济于事。化再多的钱去搞评选,效果甚微。事实上,也评不出什么象样的作品。

  我们要保护的,不是岭南的砖头和坟墓,我们要保护的是岭南的文化。保护岭南文化,首先必须从大众教育入手。

  没有岭南文化的传承,当然就没有岭南建筑的传承。没有岭南文化的发展,当然就没有岭南建筑的发展。

  岭南建筑已死,这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无奈。

  岭南建筑已死,不是结束,而是审判。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检讨和反思。

  传统的岭南建筑已死。承认死亡,才有再生的希望。

  现在谈岭南建筑的复兴,还为时尚早。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没有岭南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岭南建筑的繁荣。

编辑:amo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广东成立特色小镇发展联盟

  12月13-15日,2017年广东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现场会暨特色小镇交流对洽会在中山举行。【详细】

广东省将重点支持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发展

  11月8日,副省长邓海光率省府办公厅,省农业、林业、海洋渔业、旅游等部门负责同志到省国土资源厅就认真学习宣传、整体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加强农业和旅游用地保障等开展调研并作工作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