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方位

2011-09-08 09:25:26    作者:郭如才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浏览次数: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来的。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目标,并将它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加以强调。

  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在探索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两型社会建设问题等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建设生态文明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按照中央的要求,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对这些问题的探寻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脉络。

  定位“生态文明”

  早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就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这次会议上,他提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这次会议上,胡锦涛描述了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两个月后,胡锦涛又进一步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作了清晰的界定,即“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党的十七大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仍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同时,十七大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上也作了一些探索,这成为高层后来相关思想的重要起点。在十七大上,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说明,在描述今后几年的工作任务时,实际上已经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同等的地位。这一定位在十七大后逐渐变得明确。

  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对比他2007年《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可以看到,在其他表述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与其他四项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此后,类似的提法一再出现。

  当然,今天强调五个建设,并非是说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只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实际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一方面,如胡锦涛所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条件。总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编辑:jo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