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勇:花卉企业靠什么错位竞争
近年来,被冠以“朝阳产业”称号的花卉行业,虽然在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市场消费等多方面不断扩大,但行业的健康指数却不尽如人意。以鲜切花生产企业为例,逐年增加的成本以及瞬息万变的市场,令大多数鲜切花生产企业举步维艰。面对发展瓶颈,如何寻求品种换代、技术创新等手段为企业注入活力,很多人陷入了迷茫。依靠月季切花生产起家的昆明杨月季园艺公司,这两年又凭借着绣球、澳腊花、针垫花等特色产品在市场独领风骚,作为一家以生产为主体的企业,杨玉勇用独有的经营思路将公司操持得有声有色。
生产成本是企业经营首先面对的难题,当成本的增加幅度大于企业利润增幅时,企业就面临着危机。参照花卉发达国家荷兰的经验,在面临同一难题时,荷兰种植者选择了将生产区域转移和调整经营方向两条路,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的投入,减少人力成本开支,并尽可能地减少生产管理人员,可以采取高薪保留技术骨干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荷兰的种植者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中国却有企业和花农两个层次,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发展,避免与花农竞争。现阶段,国内绝大多数的鲜切花生产企业仍然是以传统的大宗类鲜切花产品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企业利润率偏低,生存空间狭窄。
对于瓶颈和危机,杨玉勇可谓先知先觉,他告诉记者:“大约是五六年前,我们感觉到公司产品质量与品种跟农户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当时我们确定了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帮助花农生产,通过新品种研发和优质种苗实现企业利润增长;二是在生产端选择普通花农无法操作的品种,利用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错位发展。”2011年,杨月季有30个月季新品种申报,从原来单一的大花头切花月季,到现在拓展到多头月季切花、地被月季、迷你月季等,此外,绣球、澳腊花等新品种也陆续出炉,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还可以有种苗收益,种苗业务则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果说新品种研发能力并不是所有生产企业都具备的,那么杨月季依赖前行的另外两条“腿”,则值得所有鲜切花生产企业借鉴。其中一条是新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同样能为企业减少成本,带来收益。杨玉勇介绍:“以澳腊花为例,最初我们的种苗是从以色列进口,每株价格1美元,一亩地仅种苗费用就要500美金,通过技术攻关,我们掌握了澳腊花的扦插繁殖技术,节省了种苗成本。”技术突破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还有很多:在引进帝王花之初,国际上采取的都是播种繁殖,但这种方式存在变异,产品的一致性也很差,而当时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只有20%,周期需要6个月。在杨玉勇的带领下,公司的技术团队将成活率提高到90%,繁殖周期也缩短到两个月。此外,通过精确灌溉和精确施肥技术,杨月季可以将施肥浓度精确到百万分之一,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还大大节省了开支。
杨月季的另一条“腿”是新产品。澳腊花、针垫花、帝王花等等这些品种是在全球范围内挑选的,杨玉勇说:“我们对新产品的定义首先是利润高,其次是具备长期市场竞争力,以澳腊花为例,当时我们是针对出口市场来定位的,在南半球处于供应紧张期时,我们的产品正好能填补空当,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产品的独特性渐为人知,现在内销市场也出现供不应求。”
通过新产品取得的利润来支撑新技术开发和新品种研究,而新技术和新品种又反哺新产品生产,杨月季的三管齐下模式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复制,但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思路却是大家可以借鉴的,生产是行业发展的基础。
编辑:wenweihua
相关阅读
园林苗木行业蓬勃发展 苗木人却面临竞争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各地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的要求日益高涨,在这之间也带动了园林绿化苗木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苗木相关企业层出不穷。 【详细】
40多家花卉企业大咖齐聚郑州 探讨花卉行业发展走向
4月24~25日,为期三天的全国花卉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圆满落幕。据悉,此次座谈会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河南省花卉协会协办,郑州陈砦花卉集团承办,汇集全国10多个省(区、市)重点花卉市场、大型花卉生产企业以及花卉零售物流公司等40多家主要负责人前来参加,专题研究花卉市场建设管理,探讨花卉市场发展方向。【详细】
山西:花卉企业营销转向大众
“两节”期间,低迷了一段时间的花卉市场迎来了阵阵暖意。在山西振东园艺的花卉基地,前来订购的客人和电话让员工忙得不亦乐乎。【详细】
2012年福建福清花卉产值1.3亿元
5月12日,记者从市花卉盆景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到2012年,全市花卉栽培面积达6100亩,产值1.3亿元,比五年前的7823万元,增长66%,花卉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新兴产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