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植物园:野性的秩序

2011-11-01 10:00: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

  在纵横交错的小径间穿行,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迎风而立的杜鹃花,白的、粉的、淡紫的,或隐身于乱岩间,或铺陈于山坡上,或点缀在浓荫中,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已开始抽枝散叶。当玫瑰在精致的花园中悄然绽放,当郁金香整齐有序地展瓣吐蕊,杜鹃花已如燎原之火一般肆意蔓延,仿若野性难驯的大自然之化身。

  这便是纽约植物园的“心脏”——杜鹃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浓郁的色彩、葱茏的草木、无人料理的乱石陡坡。就连入园不久的7万多名“新房客”——包括约球茎植物、林地多年生植物、树木及灌木——亦难觅踪影。然而,这亦是纽约植物园给予人的最大错觉。

  野性的法则

  当淫羊藿和泡沫花、西伯利亚牛舌草和阔叶莎草竞相盛放时,低洼植物亦开始抽枝展叶,生成郁郁葱葱的次冠层叶簇,看似平凡却透着异国风情,谁能说这只是巧合?在乱石嶙峋的湿林地,怒放的山茱萸、木兰和绣球花与有着200岁高龄的断桩残枝相映成趣,又怎会是大自然的无心之作?至于那条留下无数足印的小径,在乱岩与植被间时隐时现,蜿蜒如蛇,没有灌木丛,也看不见边界,却正好构成了花园的轮廓线。斑驳的阴影、乱石丛生的斜坡、流水潺潺的湿林地……各有各的风景,相得益彰,却又泾渭分明。

  又比如杜鹃园的神来之笔——最高处的一块草甸——其实是受了“秃头”地貌的启发: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的山坡与山脊处零星点缀着若干草地植物群落,形如中年谢顶,颇为有趣。葱翠的草甸上,纤巧精致的蓝莓植物绽开管状花苞,迷你“水仙蒜”探出半透明的长荚,正好将日本杂交杜鹃与美国杜鹃之间的空白填得满满当当。

  的确,这里没有一处细节不经过精心设计,没有一株植物不经过妥帖安置。从规模上看,纽约植物园绝对排不上美国杜鹃收藏的No.1,甚至不及华盛顿国家植物园的三分之一。不过,就现代园艺理念的贯彻程度而言,它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收藏地之一”。7万多名“新房客”的入住更是为“美国新园林风格”的美学实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试验场。在这里,来自私人园艺家的著名杂交植物与土生土长的原居民和谐共处;通过扦插或嫁接等方式栽培出来的变种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其中甚至包括一株经专利认证、春秋两季均可绽放的杜鹃变种Encore;至于溪边的焦糖树、灰蓝色的西美腊梅以及那位高约150英尺的老字辈——本土郁金香树——均是不可多得的奇观。不过,大规模乔迁还是让新植物园显出一丝狼狈。譬如植被间偶尔会现出一块空地,如同浓翠中一道裸露的疤痕——这是为了给新人留下足够的成长空间。在植物园园长格雷戈里·朗(Gregory Long)看来,新布局象征着植物园及其使命的关键所在:美、保护、严谨以及公众的参与。

  从一处细节便可看出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植被不仅要与独特的微环境相匹配,就连花朵的颜色搭配亦不能有任何不协调之处,以免刺激视觉或打断游客的沉思。因此在一片淡粉浅紫中,你绝对不会被一抹浓艳的深红或橙色刺痛双眼。听起来似乎过于刻意?其实不然,这依然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充满野性但张弛有度,未经开化却井然有序。

  动态的秩序

  更重要的是,纽约植物园从来就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从2月到9月,每月都会有不同的花木盛开,从而形成了一片错落有致、绚烂夺目的花海。譬如母亲节前后的主角便是那3000余株杜鹃。蕨类、草类、玉簪属植物亦会渐次抽枝散叶,随着季节的更替,草甸越发葱翠,山坡更显活力。

  “它是充满活力、恣肆无忌的,将自然与人文景观生动地融合在一起。” 景观设计师欧默·万·斯威登(Oehme van Sweden)这样评价焕然一新的纽约植物园,“草甸折射出四季无休的自然之美”,植物看上去毫无雕琢之感,仿佛是大自然织就的“一道美丽挂毯”;“错落有致的林叶在大胆地歌颂朝生暮死中的神秘、诡谲与发现。”的确,纽约植物园的刻意、精致,使它看上去宛如大自然的缩影,一个在不同的时节以不同的面貌与你邂逅的奇女子,时光的流逝在她身上留下鲜明的印记,却永不见苍老之态。

编辑:lia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美国植物园见闻(三):纽约植物园

美国植物园见闻(三):纽约植物园

纽约植物园(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其前身是由DavidHosak于1801年建立的Algin植物园。植物园占地100公顷,沿布朗克斯河坐落在纽约的市中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