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用文化自信规划城市
走“和谐共生”之路
如果说,城市新规划对于城市特色文化的打造提出了思路,那么前不久市规划局邀请的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来昆,则为昆明文化名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走一条“和谐共生”的道路。
张锦秋院士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对古建筑、古城开发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她以西安大遗址保护与民生工程实现和谐共生为例,解读了西安城市文化复兴中的规划设计。
她认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创新的结晶。振兴城市文化,既要保护遗产,还要多设计与发展城市文化相融合的建筑。那些与历史文化相协调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共同为城市的精神文明提供了物质环境,促进了城市文化复兴。对整合城市的历史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传承城市的历史精神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而增加了市民的自强进取精神。
因此,在规划建设的实践中要努力把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融会贯通。组成一条既能体现指导思想,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设计链。
邹德慈院士的少年时代是在昆明长大的,对昆明城市发展有着特殊的感情,昆明的很多历史场景依然能记忆犹新。
对于昆明的城市开发建设,他认为城镇化是社会演变的过程,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发展的新形式是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为本、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低碳城市要实行“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新能源车辆代替矿石燃料、发展公共交通,节能能源。
而人居是城市最本质的职能,宜居不是复杂的科学问题,而是普通常识。“安居乐业,普及庶民”是宜居的高度概括,早在1933年现代城市规划第一个国际性宪章“雅典宪章”,就提出了城市的4大职能:工作、居住、交通、休憩,这是宜居的基本概括。结合今天我国城市的实际,宜居的主要诉求应该是:工作、居住、交通、休憩、教育与保健、社区、安全、环境、管理等。
对于宜居城市的建设,决策者要放平心态,一切为民,自能达到“宜居”境界。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中规院总规划师建言成都公园城市
9月27日,2019公园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成都举行。14名公园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成都,共商公园城市的发展。【详细】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水准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这是继首届年会在杭州举办后,时隔18年再【详细】
地方品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至关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详细】
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汇报。他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