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治邦:在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罗富和副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风景秀丽的无锡市,举行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围绕“湿地与人类福祉”这个主题,共同探讨亚洲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国家林业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各位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向关心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全球自然资源安全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湿地既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而且在维护生态安全、气候安全、淡水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全球来看,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依然突出,正如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的那样,湿地退化和丧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类型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的速度。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健康,增进人类福祉,已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女士们,先生们!
自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湿地公约》以来,人们对湿地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已从最初的关注湿地水禽栖息地保护,发展到今天注重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这是公约对全球生态保护作出的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庆祝《湿地公约》签署40周年,就是要秉承公约精神,从湿地与人类福祉关系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湿地的多种功能和巨大价值。
湿地是“地球之肾”,能够净化水质。当污水流经湿地时,流速减缓,水中的有机质、氮、磷、重金属等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植物和土壤吸附、微生物分解等过程,将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就像“污水处理厂”和“净化池”一样,可以净化水质。专家研究表明,1公顷湿地可净化100公顷农田径流中过剩的氮和磷。实践证明,湿地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净化工业废水最经济最好的措施。
湿地是“淡水之源”,具有强大的储水功能。江河、湖泊、沼泽等湿地与森林共同为人类提供着宝贵的淡水。据测算,每公顷沼泽湿地可蓄水8100立方米左右。中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所以长流不断,就是因为上游有巨大的三江源湿地。科学家断言,假如湿地和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湿地的储水功能还可以有效减轻干旱和洪涝灾害损失。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时,一些森林、湿地分布集中且保护较好的地区受旱程度明显较轻。湿地还是抵御台风、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湿地是“物种基因库”,维护着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链完整。占陆地面积6%的湿地蕴藏着地球上40%的已知物种。湿地是候鸟迁栖地和水禽栖息地,保障着这些物种的繁衍生息。湿地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从湿地野生稻驯化而来的水稻养育着全球近50%的人口,鱼类等湿地产品是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全球约有10亿人口、中国约有3亿人口直接依赖湿地产品而生存。黑龙江三江平原、黄河河套平原既是中国湿地集中分布区,也是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主要分布区,湿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湿地是“储碳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国际的研究表明,占地球陆地面积6%的湿地储存了约77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其中,泥炭湿地储存了5000亿吨碳。中国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高达19亿吨,平均每公顷碳储量4130吨。破坏1公顷这样的湿地,就会增加高达1.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强湿地保护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和传承着人类文明。中华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均兴起于湿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丰富多彩的河流文化、稻作文化到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人类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离开湿地。湿地以其独特的美学、教育和文化功能,为人类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四大名楼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都位于湿地或周边地区,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可以说,没有湿地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繁荣、延续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湿地保护制度逐步健全。全国湿地保护条例已经完成起草工作,11个省(区)出台了省级湿地保护条例。2010年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建立了湿地保护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10和2011年共安排资金4亿元。湿地保护被纳入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管理、土地利用等多个重大行业规划,国家出台了抢救性湿地保护政策,将湿地总面积、湿地保护面积纳入了中国资源环境指标体系。
二是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实施了国家湿地保护工程,近5年共投入资金31亿元,完成湿地保护项目205个,恢复湿地近8万公顷。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湿地公园26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37处,自然湿地保护率从2005年的45%提高到2010年的50.3%。主要江河源头及其中下游河流和湖泊湿地、主要沼泽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部分项目区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三是湿地科技水平有效提升。建立了由院士领衔的中国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加强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湿地科研机构建设。开展了湿地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在湿地与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了一批湿地保护与恢复实用技术。开展了湿地调查监测、国家重要湿地确认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价值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夯实了湿地保护的科技基础。
四是湿地宣传教育丰富多彩。中国政府广泛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增强了社会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组织开展了世界湿地日、中国湿地文化节、沿海湿地万里行、湿地使者行动等活动,形成了一批湿地宣传品牌。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主题内容的国家湿地博物馆,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立了一批湿地宣教馆,丰富了湿地文化的宣传阵地,扩大了湿地保护的社会影响。
五是湿地交流合作深入开展。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湿地公约》,积极实施公约相关决议。2007年成立了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建立了湿地履约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了对国际重要湿地监管,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认真实施双边或多边政府间湿地保护合作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今后,中国各级林业部门将承担起湿地保护的综合组织协调监督职能,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继续实施示范工程,着力推进法制建设,逐步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科学修复退化湿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认真履行《湿地公约》,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多种功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为此,我们将继续制定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形成国家、区域、部门、地方和项目区的多层次湿地保护规划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政策法规,完善抢救性保护湿地的政策措施,加大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长期可增长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尽快出台国家湿地保护条例,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用途管制等制度,着力构建湿地保护长效机制。切实强化湿地保护科技支撑,继续完善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等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全国湿地调查监测体系,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湿地保护舆论氛围。
我们将不断深化履约与国际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的作用,继续扩大湿地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上湿地保护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同时为国际湿地保护提供有益经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全球化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压力还将不断增大,湿地保护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这里,我愿就此提出3点建议。
第一,全面加强湿地保护。我们应该把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相关行业规划和部门工作重点,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保护成效。完善湿地保护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平衡利益关系,形成保护合力。
第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我们应该秉承合理利用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综合管理生态系统,维持湿地生态特征。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模式,引导农牧民、渔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各种湿地资源,促进改善湿地所在地民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我们应该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以务实态度开展湿地保护区域合作,推动湿地保护高层对话,加强湿地保护政策协调,深化湿地保护技术合作,交流湿地保护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湿地问题磋商,建立亚洲湿地保护合作机制,努力提高亚洲湿地保护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
亚洲在全球湿地保护中占有重要位置,加强亚洲湿地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广泛交流,为湿地保护献计献策,共同推动亚洲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贾治邦:抓好四方面工作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贾治邦7日表示,将抓好四方面工作来解决关于水、雾霾、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详细】
马广仁在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上的闭幕词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在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上的闭幕词 【详细】
广西临桂国际湿地文化节盛大开幕
以保护湿地为主题的广西桂林临桂2011国际湿地文化节11月5日晚盛大开幕,晚会现场成立了中国湿地保护联盟。 【详细】
贾治邦: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各地"一把手工程"
据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开幕式介绍,目前许多城市的党委政府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都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使发展城市森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