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40周年纪念:梁思成的城建之痛
“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这是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对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说的话。
他在1957年说:“在北京城市改建过程中对于文物建筑的那样粗暴无情,使我无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他在20世纪60年代曾作出这样的预言:“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 、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北京城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还不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它现在只会得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
梁思成确实非常强硬,尽管1955年他遭到了批判,在那场批判中,林徽因撒手人寰。
2009年,北京东城区火药局互动遭受大范围拆迁。北京胡同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是久远历史的产物,是北京文化的象征,更是老北京人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北京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许多胡同遭到拆除,老北京的胡同建筑与内在的胡同文化在逐渐消失
梁思成先生的痛苦
梁思成先生逝世前,曾在病榻上对陈占祥(编者注: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先生说:“不管人生途中有多大的坎坷,对祖国一 定要忠诚,要为祖国服务,但在学术思想上要有自己的信念 。”
梁思成先生的痛苦,来自他与陈占祥先生1950年拟定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不被理解与接受,以及此后北京城遭遇的悲剧性命运。后来,这 一“ 建议 ”被称为“ 梁陈方案 ”。
我是1991年到新华社工作的,从那时起,如何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我关注的课题。北京修了那么多条环路,那么多立交桥、放射路,而为什么城市的交通却是越来越堵?
有一天 ,我读到了“ 梁陈方案”,心中豁然开朗——这个方案不仅仅是为了保存作为伟大遗产的北京古城,它更是一个推动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它告诉我们,必须平衡地发展城市,要在全市范围内促进各个区域居住与就业的平衡,不能搞得市中心全是上班的地方,郊区全是睡觉的地方。只有平衡地发展城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跨距离交通的发生,使北京成为便利而艺术的首都。
而今天的北京,正是落入一个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才使得那么多市民必须进城上班 、出城睡觉。试问,多大规模的基础设施 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以这样的结构来布局一个巨型城市,它能不堵吗?这种因为战略选择不当而导致的拥堵,光靠架桥修路这种技术手段来解决,能成功吗?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城内人口密集,在市中心建设中央行政区,必导致大规模拆迁。“ 梁陈方案” 认为: 此项决策关系 北京百万人民的工作、居住和交通;北京作为故都及历史名城,大量的文物及城市的体形、秩序不容伤毁;这样迁徙拆除,劳民伤财,必产生交通上的难题,且没有发展的余地 。
编辑:fengxiaolin
相关阅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城市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我省厦门市名列其中。【详细】
郑晓笛: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郑晓笛发表题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棕地再生的五个层级》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