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四)

2012-02-10 13:44:35    作者:anna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十大最美大学校园排列第八名: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的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四川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我国32所副部级大学之一,是国家“211计划”首批入围高校,是国家“985工程”第一期重点建设在西部的高水平知名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大学之一,四川大学综合实力位居中国西部高校之首。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计划”、“知识创新工程”等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全国34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划定分数线的高校之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合作院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在2010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8位,建有全国首批6所之一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有首批22所之一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西部高校招生交流协会领导高校,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是目前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学科覆盖面较广,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前10名的综合性大学,也是近当代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学之一。

  校训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四川大学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总体概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四川大学校徽

    四川大学校址最初在成都南较场,1916年迁入市中心的皇城,同时在市内学道街、东马棚街、五世同堂街、黉门街、白塔寺街有大片校地。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底,曾南迁峨眉山麓,以伏虎寺、报国寺、鞠槽、万行庄为校舍。1943年初始迁到望江楼侧现址。原四川大学创建于1896年,是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校,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几所近代高等学校之一。

  四川大学早期渊源

  四川大学和文翁石室、锦江书院、尊经书院的历史渊源。四川大学远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2036年前)开地方高等学校先河的“文翁石室”,近可系及1704年创办的锦江书院和1875年兴建的尊经书院。锦江书院是清代中期典型的古代书院,尊经书院则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创办、经学大师王运主讲的带有改良色彩的新式书院。它们同为清代有名的大书院,培养的学生中,既有经世之才,也有饱学之士。如戊戌变法殉难的六君子中的两位四川人杨锐、刘光第,四川辛亥革命领袖人物吴玉章、张澜等。

  四川大学近代正源

  (一)四川中西学堂:近代新式学堂

  真正作为近代高等学校的原四川大学,是从1896年创建的以学习“西文西艺”为特征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的。该学堂是四川总督鹿传霖奉旨创办、经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准于6月18日(农历5月初8日)开堂的,它是当时四川惟一的省级新式学堂,也是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四川文化教育方面的产物。学堂设有英法文科、算学科,学制四年,采用西式教学法,分班上课,实行学分制,生员分“学长”、“学生”、“附学”三个层次。学生至少学12类26门内容深奥的课程,毕业后由川督分发新式中学堂任教,也有少数出洋留学。它与天津大学前身的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的南洋公学属同时期、同层次的近代新式高校。(二)四川高等大学堂1902年,清廷下诏“废科举,兴学堂”,川督奎俊奉旨将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大学堂。年底又奉旨改称为四川高等学堂。她是四川大学的正源。稍后于1905年创办的四川师范学堂,以及五大专门学堂即四川法政学堂(1905年)、四川农业学堂(1906年)、四川藏文学堂(1906年)、四川工业学堂(1908年)、四川存古学堂(1910年),与四川高等学堂一起形成清末四川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容。辛亥革命后,四川高等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学校,四川师范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师范学校。五大专门学堂分别改称四川公立法政、农业、外国语、工业、国学专门学校。

 

四川大学老校门

      四川大学国立化时期

  (一)国立成都高师:六大国立高师之一

  1916年,四川高等学校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合并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为当时的全国六大高师之一,是当时西南学区最高学府。

  (二)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高师、公立四川大学

  1926年国立成都高师开始分化,其中原四川高等学校部分又独立组建为国立成都大学,设文、理、法3个学院11个系;师范部分升格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设文、理、教育3个学院11个系、两个专修科。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是当时西南地区仅有的两所(也是全国仅有的几所)国立大学,其校址位于当时的成都皇城,即今天的成都天府广场。原法政、农业、外国语、工业、国学五大专门学校于1927年组合为公立四川大学,设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19个系。四川公立高校形成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大、公立四川大学三强鼎立的局面。

  (三)众水归流,国立四川大学

  1931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大、公立四川大学,三所学校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当时全国最早的13所国立大学之一,并在办学规模上位居前列。抗战期间,由于地处西南地区中心城市,而且地处抗战大后方,本来就作为国内最早国立大学之一的国立四川大学,群贤毕至,各类学科大师云集,学术繁荣,被誉为当时的“国立十大学府”之一。历经发展,到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四川大学共有文、理、法、工、农、师范6个学院,中文、历史、英文、法律、政治、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航空工程、土木水利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农业化学、森林、畜牧兽医、教育等25个系,10余个专修科,文科、理科两个研究所。共有教职工981人,其中专任教授113人,副教授53人,讲师79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合计5057人,占全省大学生数的三分之二,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三强合一,形成新川大

  1994年,原同属国家教委的两所国家重点大学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完成强强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仍归国家教委直属。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再度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原属卫生部的国家重点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并入四川大学,成为新四川大学的华西医学中心。至此,成都的三所国家重点大学(一文理、一理工、一医科),经过两次强强合并,各渊源融入新川大,丰富和完善了四川大学的学科体系,文理工医等学科协同进步,使四川大学再次形成了高度综合、强大而多元的学科格局。四川大学,是国家副部级大学、985大学、首批“珠峰计划”大学、首批“卓越计划”大学。四川大学的文理工医等学科类均位居全国前列,各项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指标也均位于全国前列,综合实力亦居于全国前10名左右。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大学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人才培养

  四川大学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重点,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战略,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稳定本科办学规模,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使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有显示度的人才培养指标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确保质量前提下,鼓励发展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稳步推进独立学院发展。全日制本科专业总数调控在130个左右,本科生规模大至稳定在4万人,研究生规模达到2.6万人左右(其中博士生0.8~1.0万人左右);在职研究生人数也是全国首位:海外留学生人数达到或接近在校本科生总数的8%;形成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结构,基本建立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和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科布局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设32个学科型学院和研究生院,以及吴玉章荣誉学院,另外还建有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并且还设置了两个独立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术等12个门类,有46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26个二级学科。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1个。拥有32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98个二级学科,26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国家级,省部级)覆盖的二级学科总数为217个,自有学科重点率为81.8%。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7个博士点(含80个自设博士点),361个硕士点(含81个自设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点,126个本科专业,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涵盖了中文、历史、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众多学科),3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新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新理念,探索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提出了造就“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新格局。目前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普通学生达4万余人,其中硕、博士生2.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1042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在学科建设方面,四川大学实施了“学科跨越发展工程”,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老牌学科实施重振雄威的“学科振兴计划”,优势学科实施瞄准世界前沿的“学科攀登计划”,新型交叉学科实施开拓创新的“学科发展计划”,坚持“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建设方针,在巩固已有的4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的同时,紧紧抓住影响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等,大力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建设好“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促进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信息技术领域,资源——环境——工程领域,数学——物理——信息、数学——经济——管理领域,化学——化工——药学领域等的交叉融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在1~2个学科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加强“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和促进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国际关系——民族学——社会学——区域经济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实现重点跨越,以带动整体发展,同时大力加强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有条件的社会科学学科快速发展,加快文科整体前进步伐。在理工医科,在加强已有优势学科建设同时,努力提高对一些需求大、基础好的“中游学科”的投入支持力度,争取新增一批博、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点;通过实施“十五”“211工程”14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切实按照精选建设重点、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完善公共平台、造就拔尖人才、争取重大任务、创造标志成果、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管理水平等十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的、有前景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加速建成一批名、特、优学科和学科群,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与应用相互促进,文理工医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能够较好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趋势的、充满活力的、充分体现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内涵和特征的学科体系。

  四川大学图书馆

  藏书约539万余册,校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仅有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藏文物4万余件,动、植物标本60万余件(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档案馆、国家外语考试、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等,并主办了37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底蕴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四川大学的校名是由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吴玉章、任鸿隽曾任校长,杨尚昆、童第周、周太玄、刘承钊、冯友兰、朱光潜、李劼人、吴宓、魏时珍、恽代英、王右木、江竹筠、柯召、张铨、徐僖等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2001年评选的古今110位“四川文化名人”的近代50人中,有29人为川大校友;自建校以来,学校共有50名校友入选两院院士。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十一)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十一)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第一名:武汉大学。三月是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时节,凡在武汉读过大学的,谁没有花样年华赏樱的记忆呢?【详细】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十)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十)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第二名厦门大学。网上无数次地评选国内最浪漫的大学,厦大从来不会落选,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来说,厦门大学是一个心结,而对于上过大学的人来说,厦大更是一个绕不开的情结,错过它,必是终生的遗憾。【详细】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八期)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八期)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排名第四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有着画卷般的校园美景、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物、美妙的湖光山色,这里没有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详细】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七期)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七期)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最美大学校园第四名: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1983年成立,当年建校,当年招生,被邓小平同志称为“深圳速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