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苏州秀发展新姿
江苏省苏州市是长三角的一颗明珠。作为一个高度外向型的地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引人关注。该市2011年GDP突破1万亿元。
笔者了解到,曾以乡镇企业、开放型经济拔得改革发展头筹的苏州市,正以创新理念求解经济提速量与质、文化传承守与破等时代课题,以新的姿态领跑区域发展。
新内核强健新肌体
“普通纺织品国际需求萎靡,长可绕地球一周、重只有600克的超细纤维,却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2011年该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保持了9.8%的增长速度。“处于经济转型加速期的苏州,就是要学会在应对挑战中强身健体。”他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苏州领跑的基础动力之一是外向型经济。然而,打开门商机遍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苏州开始了新的思考和实践。
“苏州经济国际化的新路径选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腾笼引凤、脱胎换骨。”苏州市市长阎立说,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举措,苏州将打破过去简单的“订单依赖症”,抢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高点。
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下半年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经过4年多发展,形成了一条从产品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惟一、全球仅有的4家核糖核酸单体供应商之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达每公斤数万美元。公司创始人张佩琢认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领域是苏州外向型经济的持久动力。
有着“中国外贸第一县”之称的昆山市在经济国际化的突围之路上创新争先。为推动产业、研发和资源利用的创新,昆山着力构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服务红利”加“技术红利”。“不能仅靠传统的外向型经济,要推动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昆山已经跨入‘创新驱动’阶段。”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说。
走进张家港保税区进口葡萄酒交易市场,货架上各国美酒琳琅满目。3年内,这里将集聚100家国外客户,形成年交易额20亿元的规模。进口葡萄酒交易市场只是张家港保税区进口消费品展示交易中心先期运行的一个缩影,今后这里将云集更多世界各地的名特优消费品,成为集商品展示、仓储分拨、电子交易、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常年进口消费品展示交易会。“外贸形态有很多种,我们要发挥口岸优势,全面整合贸易进出口资源,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能级。”张家港市委书记徐美健说。
新文化牵引新发展
生活在一座拥有2000多年岁月积淀的城市里,对后人来说是幸运的。今天的苏州人深知,绝不能躺在文化的历史账簿上“啃老本”,而是要以新文化观推动城市血脉的传承和发展。
“确是江南最平实的景致,但让人来过就不想离开。”漫步在平江历史街区的吉林游客李阳有感而发。依河而建、回廊雅苑云集的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化地标。“在这条路上招商,我们慎之又慎。”平江区委书记薛峰说,保护是发展的永续动力,不能让金钱和项目吞噬文化。
夯实了传统文化的基础,苏州的文化目光看得更远,探索和实践着新的文化产出机制,取得了新的成效。苏绣作品《富春山居图》和《百鸽图》在天津文交所上市交易,发售额分别高达3300万元与2600万元,这是天津文交所首批上市的份额化非遗产品。“依靠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手工作坊,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开始成为大众投资的对象,这是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中国文联委员、著名苏绣传人姚建萍说。
2011年12月上旬,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第200场。该剧自2004年首演以来,累计在海内外巡回演出百余场,观众超过16万人,其中70%以上是年轻人。“传统文化不是‘古董’,只有与社会发展同步,才能焕发出生命力。”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说。
苏州的文化张力还体现在日益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对国际文化影响力的不懈追求上。以“中国苏州,一座2500年的城市”为主题的苏州城市形象片2011年12月初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播放时段跨越西方圣诞、新年两大传统节日,这也是江苏省首部登陆纽约时报广场的城市形象片。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丽新认为,作为中国最鲜明的符号之一,苏州的文化开放要像经济开放一样,敢为人先。
苏州因小桥流水的文化而灵动,因海纳百川的文化而磅礴,更以培育锐意创新的文化为己任。蔡丽新说,在“文化大市”迈向“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如何让创新成为城市文化再出发的动力,这是苏州的努力方向。
新思维催生新亮点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一直是苏州的象征。随着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重要配套项目——虎阜路西延工程的开工,这一片区的城市形态、功能配套等获得全面提升,并将用3年时间,彻底改观周边3.5平方公里城乡接合部的旧面貌,让虎丘地区真正成为苏州的城市客厅和吴文化核心区域。
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只是2011年苏州十大民心工程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城区居民家庭“改厕”、南环新村危旧房改造、“菜篮子”安全保障等工程,无一不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2011年,苏州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530亿元左右,占总支出比重的一半以上。“今后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还会不断提高,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趋向。”蒋宏坤说。
改善民生,归根结底是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笔者在苏州市吴中区采访时了解到,2011年,该区各类农村股份合作社股金分红总额超过3.4亿元。吴中区香溪社区的一位社员欣喜地告诉笔者,去年他们家分红超过3万元。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庆华说,该市近年来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左右,本市大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政府每年采购5000个左右公益性服务岗位解决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
“民生工作就像十个手指弹钢琴,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全面协调,只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用新的思维做好富民安民工作,苏州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地走在春天里。”阎立说。
编辑:dongjing
相关阅读
苏州成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主宾城市
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中国城市馆发布会3月29日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举行。中国城市馆发布了2018年度主题为【详细】
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三个时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城市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时代,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时代中看到城市的规划和发展的变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