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仪三:城市特色与历史建筑保护

2012-05-03 09:13:32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

  ——阮仪三教授在上海市文史馆“名人讲堂”的演讲

  阮仪三苏州人,1934年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主要著作有《护城纪实》、《城市遗产保护论》、《古城笔记》、《阮仪三与江南水乡古镇》等。

  为何要保护古城

  建设是需要的,发展也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规划简单,只追求造楼速度,那么代价无疑将是城市风光、特色、人情味以及舒适度的全面丧失。

  城市,是人们居住的场所。由于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因循、人文特征和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风格。中国有1.88多万个城市,其中2000多个是历史古城,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比如上海周边,这样的古城就有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特色各异。古城按照功能来分,有都城(如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等);有王城,演变成现在各大省会城市;还有州城、府城、县城等。这些城市都是按规划和制度建设的,这种规划从周代开始,到汉朝时形成了完整的制度。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建河西四郡,包括敦煌、酒泉、武威、张掖,这些是边防城市,后来修长城,设九边重镇,镇底下还有卫、所、台、燧,边防城镇分五级,例如大连、青岛,都曾是明朝时期的防御千户所城。还有商业城市如苏州、扬州、泉州、广州等,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些城市都还保留原来的特色和功能。

  如今,中国许多城市都自我标榜为经济文化中心,都宣称要努力建设国际大都会,这些与事实完全不符,抹掉了城市原本的发展历史。每个城市的独特风貌和特色景观,已成为这些城市中人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记忆,也成为这些城市很重要的文化地标。可惜的是,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建设中没有很好地吸取欧洲的经验,没有注意保护这些城市的特色。

  北京古城,是中国所有封建建制城市的缩影。它宫城居中,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即左边是祖庙(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右边是社稷台(现在的中山公园)。这条中轴线长8公里,沿线有天安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景山等等,这种中轴线风格在所有封建建制的城市都保持一致。在一般的州府城市都是左文(庙)右武(庙),左府右衙,左边衙门右边城隍,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根据地理山川形势所建,这就是城市风水布局的重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建苏州城,就提出了八字方针:“象天法地、相土尝水”,即根据天文地理的形势规划地面上的设施,根据土壤、水流的情况来建设城市。苏州开辟了180多条河道,双棋盘格局,路是一张网,河是一张网,路河交界之处就是桥,整座城市共有391座桥。丽江,旁边有玉龙雪山,雪水从人工开凿的渠道下来,通到每家,家家门前有溪水,户户门前有垂杨,四季如春,形成美好的城市格局。平遥,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民族地区的县城,完整留存了明清以来的城市风貌,181处明代建筑,398处清代建筑,古迹比比皆是。这种城市的历史风光具有汉民族州县府城完整的典型特色。

  苏州古城留存了江南地区完整的街巷体系系统。现在的苏州古城中没有一座高楼,这全要拜赐于上世纪80年代专家写给邓小平的建议:保护古城,另开新区做建设。苏州古城里原来有130多处园林,其中,对外开放20多处,世界遗产9处。苏州当时就聘请了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制定了苏州古城的保护方案。杭州、北京也做了相同的事情。划保护圈、限高度,苏州顶住了很多的压力,留存了原来的形态。但是许多古城没有做到。比如原来的福州城,有三山(乌山、于山、屏山)两塔(乌塔、白塔)一条江(闽江),三坊七巷,建筑风貌很有特色。但如今这“三山两塔一条江”都已经淹没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之中,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三坊七巷”里的“坊”是唐朝的,坊有坊墙,有坊门,这些只有福州和山西还保存了一点。巷子里有石刻的巷规,顶端有土地庙,里面还有全国知名的名人故居(林则徐、沈葆桢、邓拓、严复等),还有十几个水师学堂培养出来的管带(舰长)等。房子也是明清建筑,极其完整。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专家:历史建筑活化需“自我造血”

  如何留住一座城市的记忆?历史建筑是重要的载体。昨日,第四届广州历史建筑论坛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召开,建筑和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名匠大师、运营团队等齐聚一堂,共商历史建筑的活化对策。有专家提出,老城区历【详细】

住建部通知要求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通知【详细】

保护历史建筑 成都推行“扩面增量”

位于成都锦江区人民南路二段80号的锦江宾馆,建于1958年,坐落在成都城市中轴线与母亲河锦江交汇节点的锦江之滨,是成都籍中国建筑大师徐尚志的代表作,是成都市早期的地标性建筑。【详细】

成都创新历史建筑分类保护 鼓励开展特色经营

成都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成都在总结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成都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