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强力支撑林业科学发展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宜林地森林质量差的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2%。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质与量的刚性需求,确保林业“双增”目标的实现?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国家生态安全如何保障?
我国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木材对外依存度仍高达50%左右。针对我国林业产业竞争力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仍十分薄弱的现状,如何加快林业产业升级步伐?
“大力提升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破解林业发展各环节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是全面提升、引领、支撑林业发展的关键。”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有冬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国家林业局今年已全面部署了81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通过系统梳理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技术链条,围绕全局性产业和重大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正着力实现一系列的科技创新。”
行业专项,构建关键技术链
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布局中,林业越来越受到高度的关注。
数据最有说服力。彭有冬说,去年,国家林业公益性的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为1.8亿元,而今年总额却增加到2.4亿元、增幅达33%。
何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它是由财政部于“十一五”期间新设立的中央财政专项,目的是加强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提高行业发展科技支撑水平。国家林业局是试点部门之一,截至目前,已累计立项近400项,获得经费支持超过10亿元。行业专项自2007年启动以来,国家林业局按照实施系统工程的思路,重点围绕生态工程建设和主导林业产业,分别构建技术链,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项目,有效弥补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力度的不足,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已陆续产生并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得以应用。
为了盘活、用活专项经费,国家林业局科技司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管理举措:一是加强管理培训;二是按季、按年及时通报项目进展及预算执行情况;三是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量化评估与绩效跟踪考核;四是实行技术与财务双验收、双结合。这些措施确保了专项项目从立项、执行到验收各个环节的时效和质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并被相关行业部门借鉴应用。
林业肩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保障双增、建设双十(十大生态屏障和十大主导产业)”的总体目标。在此背景下,彭有冬认为,林业科技创新的布局、组织更需科学谋划、措施得力,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服务作用。
编辑:gloria
相关阅读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评估顺利通过
11月16日,同济大学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评估顺利通过。【详细】
加强城市设计 海口划定重要景观风貌控制区
记者从海口10月19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获悉,《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获会议原则性审议通过。《实施意见》划定了海口重要景观风貌控制区,提出【详细】
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在现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越来越多,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成为一个趋势。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详细】
2022年安徽风景园林总产值将达千亿元规模
日前,记者从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产业发展暨脱贫攻坚推进会上获悉,去年我省风景园林产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预计到2022年,安徽风景园林总产值将达到千亿元规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