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填湖“利益链”:政府成最大获利者
2012-06-08 09:12:17 作者:熊学慧 童海华 黄杰 来源:中国经营报 浏览次数:
调查三
水源之战
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成煤老板“眼中钉”
环湖一周,更能感受红碱淖作为中国最大沙漠绿洲的意义与作用。
作为红碱淖水域稀有物种——遗鸥的保护者,王中强眼中的红碱淖,正在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他告诉记者,2006年~2011年红碱淖水位下降了30~60厘米,2011年红碱淖的面积只剩下3288公顷,同比减少232公顷,与10年前相比减少1500公顷,与1969年历史最高的10000公顷相比缩水2/3,根据最近5年以来的缩水速度推断,红碱淖在10年以内将会干涸。
除了自然条件导致的长流河和季节河纷纷干涸之外,陕西认为,鄂尔多斯兴建康巴什新城,进而截流筑坝,直接导致红碱淖成为死水。
本报记者沿湖走访看到,内蒙古方面已在红碱淖两条主要补水河——流营盘河和蟒盖兔河上分别修建两座水库蓄水。流营盘河是红碱淖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占河水汇入总流量的30.6%,而今鄂尔多斯兴建的扎萨克水库将流营盘河拦腰截断,使得汇入红碱淖的河段干涸。
神木县的老渔民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伊金霍洛旗和鄂尔多斯方面就一度扬言,陕西不让他们借助红碱淖发展渔业和旅游业,就要截断上游来水”,如今“恶梦成真”。
地下水自然喷出也是红碱淖主要的水源补给通道,如今,这条路也被堵死了。监测资料显示, 1995年以来,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6厘米,是沙漠草滩地区人工抽取浅层地下水灌溉与生态林建设用水大幅增加所致。
榆林市人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指出,不单单是伊金霍洛旗在与神木县争夺水资源,神木县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也是导致红碱淖加速死亡的主因。
同时,“在神木境内,村民与当地煤矿之间为了水源的争执,也此起彼伏。”前述榆林市人大官员告诉记者,神木县接近100平方公里的煤矿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与水源干涸,当地的上万人已经沦为生态恶化的受害者。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业局一位官员直言,减少地下水的破坏,才是最大的生态保护。同时,他亦坦言,内蒙古方面截流造城发展工业,“堪称罪过”。
目前,神木县正在制定通过引入地下水补充红碱淖湖面水源的计划。据神木县旅游局副局长张杰介绍,“未来可能会计划在红碱淖周边打200眼左右的深水机井,通过地下水源补给,力争让现有水位不下降。”
红碱淖成陕蒙能源大战牺牲品
“不就是一大片海子嘛,让它早点干了吧,干得越早,我们的收益就越大。”近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煤老板老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红碱淖的存在让他十分不爽。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新街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由于这汪湖水下面埋藏着价值100亿元以上的煤炭财富,加上红碱淖保护区周边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能埋藏的煤炭,意味着可能有上千亿元的煤炭财富因为红碱淖仍然处于沉睡之中,红碱淖自然就成了煤老板的“眼中钉”。
当政者的理念却与老贺们的煤炭发展观格格不入。“绝不能让红碱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我们还要花更大的代价,划更大的范围,捍卫红碱淖的存在。”刚刚获任神木县旅游局局长的雷杰祥掷地有声。
虽然神木县决心很大,但在鄂尔多斯这边,已经投产了3家大型煤炭企业。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的马泰壕煤矿,井口距离红碱淖湖面直线距离仅为3.6公里;更加要命的是,按照发改委批准的规划,该煤矿将跨越蒙陕两省区边界,吃掉红碱淖1/4的湖面。
红碱淖因煤而殇,甚至完全消失的命运,似乎已到眼前。
渔场之死
“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曾经享用过红碱淖美味的原生态水煮鱼,但现在已经没有真正的红碱淖水煮鱼了。”老刘的餐馆就在红碱淖风景区入口处不远,在此经商5年,老刘经历了红碱淖从水美鱼肥到水涸鱼绝的生态之变。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