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系列欣赏Ⅶ:河南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2-06-13 10:59:25    作者:anna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殷墟:兼顾保护和展示的大型考古遗址公园

  自1928年殷墟宫殿遗址和王陵的陆续发掘,证明了这里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搞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为殷墟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奠定了基础。殷墟作为我国考古圣地也诞生了李济、梁思永、郭宝钧、郑振香等一大批考古学家。近年来,殷墟保护工作在国家文物局的关注和指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申遗工作和建设殷墟大遗址考古公园过程中,河南省文物局和安阳市政府就保护规划、专项立法、环境整治、保护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殷墟保护工作日趋完善,取得明显成效。

  制定专项法规,为殷墟保护和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为进一步将殷墟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河南省古代大型遗址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的相关规定,借殷墟申遗的契机,起草了《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2001年9月,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予以审议通过。该条例共23条,就殷墟的法律地位、保护范围、行政管理权限、具体管理措施、奖惩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法律界定,实践证明,该《条例》已成为殷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此外,安阳市还相继颁布了《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殷墟保护工作的通知》《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殷墟保护区内停止一切建设项目的通告》等一系列具体的措施、规定。2003年,《安阳殷墟保护总体规划》对殷墟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进行调整并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和政府政策的出台,为殷墟建立了实行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编制保护规划,殷墟保护与利用规划先行

  为将殷墟建成文物本体保存完整,自然、人文环境协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01年10月,安阳市政府委托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编制了《安阳殷墟保护总体规划》。该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03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核准公布。申遗成功后,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安阳市政府于2008年启动《安阳殷墟保护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在本次规划修编中,从遗址保护角度出发,扩大保护范围近10平方公里,保护与展示重在体现殷墟遗址的整体格局,对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控制更加严格。目前规划修编正在国家文物局进行评审。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