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崛起绿色建筑国家级示范区

2012-06-25 08:39:08    作者:佚名     来源:淮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淮安市委、市政府依据淮安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的要求,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2008年6月启动淮安生态新城建设,2011年初生态新城核心区10.2平方公里范围被确定为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2012年5月,经国家住建部批准,生态新城被列为国家级绿色建筑创建示范区。生态新城国家级绿色建筑创建示范区位于生态新城东片区,规划范围3.82平方公里,主要用地功能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教育科研和绿地等,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了示范区的建设步伐。创建区共有7个重点项目,均为新建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总示范面积约123.7万平方米,淮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淮安四馆和新城接待中心为已建项目,且均已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

  生态新城创建示范区的晋级之路

  淮安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根据江苏省“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城镇体系规划,淮安为江苏省新兴增长极,为此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专题召开了全省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明确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同志在大会上表态发言,淮安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市,并列入“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生态新城,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新城?如何建设新城?”,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同志亲自带队考察北欧城市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哈马碧生态社区、马尔默“明日之城”等国内外生态新城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思路。市委常委扩大会通过专题研究,决定“以低碳和生态理念建设生态新城”。

  淮安生态新城北依主城区,南邻淮安区,处于城市几何中心,总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

  未来将建成长江三角洲北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淮安中心城市行政、文化、体育中心;具有水乡特征和生态示范作用的宜居新城。

  打造生态宜居新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规划的阶段目标,我们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自生态新城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工程量78.6亿元,完成17条道路、桥梁施工任务,总里程24.4公里;完成森林公园、道路绿化面积4800亩;总投资66亿元、总建筑面积68.58万平方米的一大批公益性项目拔地而起,其中淮中新城校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如期交付使用。同时通过不懈的努力,坚决贯彻“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2010年8月,生态新城核心区10.2平方公里成功获批苏北地区首个“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从获批的那一天开始,同很多地方的省级示范区一样,新城人就怀揣着进入“国家队”的梦想。“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多来,向着国家级示范区的目标,新城人风雨兼程,无怨无悔,奋力前行。

  淮安生态新城凭啥成为国家级绿色建筑创建示范区?

  目标明确了,从何下手?创建国家级示范区之难,众所周知。

  首先是名额有限。原则上一个省份只批一家,也让示范区的晋级之路变得坎坷;其次,国家级示范区是一块含金量极高的“金字招牌”,审批极为严格;三是要求高。示范项目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其评价的体系复杂,项目繁多。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后劲大,加上淮安生态新城的经济地位和区位优势,拨开迷雾,生态新城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不管怎样,在创建国家级示范区的征途上,新城人已别无选择。向着国家级示范区的目标,开始了和时间赛跑,以“自信、担当、有为、不悔”的新城人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毫无生态区建设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向国、内外其它的生态区学习,在借鉴中不断创新。始终保持“5+2”、“白+黑”的工作劲头和昂扬的工作热情,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不断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追求精益求精,通过“三大战略”支撑、“五大创新”做法积极推进示范区的成长与发展。

  更科学的规划引领:为了使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我们坚持高规格、高起点编制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在高起点的规划下,市新城办按照“生态相连、组团相间”特色城市化的要求,通过国际招标,由复旦大学和瑞士普澜设计事务所联合中标,完成生态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方案将低碳理念渗透其中,确立了“两轴三片、多核发展、引河织网、城水共生”的规划结构,从城市空间布局上落实生态理念。同时提出了生态廊道、城市通风、城市降温、低碳节能、河流岸线处理五个方面的生态发展策略。

  委托江苏省规划院,通过对新城低碳生态专题研究,确立了布局减碳、绿色交通、环境生态、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新能源利用等六个方面的生态策略。编制完成了《淮安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年8月,生态新城控规经市政府审批,并作为城市重点片区,报经市人大审议通过。

  在此基础上组织由清华大学领衔,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参与专项规划的编制,开展了淮安新城低碳发展规划、绿色交通规划、建筑能源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导则等8项专项规划,于2011年12月通过省住建厅评审,从而实现了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以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各专项规划系统配合、科学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为了凸显新城的个性,使其成为我们整个淮安城市的一张名片,新城办专门邀请了北京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生态新城城市色彩规划,经过对淮安自然、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的梳理和分析,初步确定生态新城的城市色彩基调为素雅稳重的淡暖色调,坚持整体近似协调,节点对比突出。

  更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生态新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等国内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为规划编制支撑平台,严格按照“精致建设、确保绿色”的要求全面推动项目建设。

  更强劲的政策支撑:1、资金支持。为保证绿色建筑示范创建区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生态新城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支持政策:⑴专项资金补贴;⑵金融机构增加对示范区项目的信贷支持及提供优惠贷款;⑶给予资金奖励。2、组织保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低碳生态新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其他职能部门,统一制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目标,组织协调示范区内各项工作。领导小组承担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审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专家组的工作汇报、商讨绿色建筑应用推广中的重大决策、批准实施方案、把握时间节点,是淮安生态新城绿色建筑应用工作的决策机构。3、完善管理体制。为确保生态新城绿色建筑健康有序发展,市新城办与发改委、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及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制定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对新建项目的立项、可研、规划条件、土地出让、环评、图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全过程监督。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辽宁省将在2020年达到城镇一半绿色建筑覆盖

在沈阳建筑大学内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详细】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对于花园的道路来说,观赏草可以构成令人喜悦的道路边缘,但是,这样的边缘需要很精心的维护,否则景观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为了边缘草坪的修剪,宽阔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机来修剪;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沿道路两旁的缓坡地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