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国馆转型:能否从建筑地标迈向文化地标?
再过近百天,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象征的中国馆,将以“中华艺术宫”的新身份重新向世人开放。为期一年的闭门改建,不仅是名称、内部空间及展示内容的改变,能否从建筑地标迈向文化地标,才是这座特别的建筑真正实现“转型”的关键。
地标性建筑不只有“高度”一个标准
时下,高度俨然成了一些城市衡量地标建筑的标准。早在1934年,上海出现当时全亚洲最高建筑之一的国际饭店。约半个世纪后,其作为上海第一高楼的纪录才被后来者打破。最近30年,上海的城市地标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如果没有中国馆的出现,单纯的高度或许会成为上海衡量城市地标建筑的唯一标准。
世博中国馆,高度比上海国际饭店还要低将近15米,“大红外表、巍峨斗拱”的形象,似乎也与上海的建筑风格不相吻合,但经过千百次的筛选,中国馆终于在海内外公众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为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注入了文化的“基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馆设计团队主持人、“中国馆之父”何镜堂认为,不是雄伟壮观就可以称为“地标性建筑”,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精神层面的提升。“中国馆,外形有一种文化张力,能够让人感觉到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强。它在告诉世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跨越,中国正在走向复兴。”
创作有中国文化精髓的建筑是当代建筑师的责任
原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曾说过,中国馆完全由中国人担纲设计、建设和布展,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智慧和心血,这是与国内许多由国外设计师创作的建筑的最大区别。
中国馆的设计规划,是从全球华人344个应征方案中遴选、优化而来。何镜堂认为,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应该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而中国馆较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也激励了众多中国建筑设计师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信心。
一个国家经济强盛了,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就变得日益重要。中国馆正是写照。
今年68岁的尼玛泽仁是十世班禅大师生前亲授“班禅画师”称号的藏族画家。在他看来,有“东方之冠”美称的中国馆雄伟博大,传统特色中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意识,让人看后民族自豪感大增,这是一些所谓的现代大型建筑难以体会的。而世博会期间,每天热力迸发、绵延不绝的观众群,如同是前来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与民族精神重塑的“朝圣者”,表现出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此情此景,令人感动。我相信世博会凝聚、生发的文化力量,将支撑并推动当代中国真正走向复兴。”尼玛泽仁说。
因世博会而诞生的中国馆赢得了世人的赞许。中国馆在世博期间的成功启示人们:作为标志性建筑的中国馆或许会作为一个崭新的文化平台,在今后孕育、催生出新的“文化高地”。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地标建筑国际设计竞赛正式开赛
近日,绿色天际线碧桂园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国际设计竞赛在北京芳草地正式拉开帷幕。【详细】
流水雕塑:城市中心地标 加强行人互动沟通
mojca kocbek vimo为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设计水雕塑,旨在加强人们在城市中心的相互交流。斯洛文尼亚建筑学会举办大赛,邀请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参赛,旨在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公共环境。【详细】
便利不足成公共设施短板 城市建设如何以人为本?
大到广厦岑楼摩天建筑,小至地砖路牌护栏扶梯,城市建设日渐完备,然而规划不足、缺乏维护等问题却严重影响公共设施的功能发挥,致便利性缺位。同时,部分地标式建筑花了很多钱,但财政的实惠却未必落在百姓的身上。【详细】
专家:常州1.5亿摩天轮折射政府投资随意性
国庆节前夕,常州时来运转摩天轮仍未迎来属于它的运行时刻。过去1年余,随着一次又一次将要开行载客的传言破灭,这座耗资1.5亿元、号称“世界最大、国内唯一”的无辐式摩天轮也备受质疑。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施建辉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这种华而不实的地标建筑不该是政府投资的领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