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峰教授:绿色建筑并不是最"舒适"的建筑
与李保峰教授的采访约了很长时间,终于等到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我才得以与这位绿色建筑专家进行一次深入对话。
李保峰教授研究绿色建筑十余年,从理论到实践,他践行着一种独特的建筑方法,“既要做绿色的建筑,也要做美的建筑”。他认为,建筑最基本就在于“绿色”,顺应自然,依地理和气候变化而建。“凡是传统的都是生态的”,在他眼中,绿色建筑的最高境界便是顺应自然风土,利用自然环境所创造的设计。
绿色建筑的实践之路,对李保峰个人而言,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他平时走路上班,住在不到一百平米的房子里,基本不开空调。“生活朴实一点,低调一点,就是最好的节能。”这种朴实的自然观,就是绿色生活。
“绿色”是一种道德高度
记者:为什么会研究绿色建筑,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一领域有所关注?
李保峰:我最早接触绿色建筑大约是在1998-1999年期间,那时候刚回学校开始做研究。在此之前,建筑设计一直是较为重实践的专业,这时开始做一些研究,其实对我也是陌生的。当时有很多可关注的研究范围,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老年人居住健康等,其中绿色建筑很有意思。
当时世界上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建筑师做了一些作品出来,这些作品在形态上与传统建筑很不一样,不是现代的,不是古典的,甚至与所谓后现代的也不一样,这是一个很值得让人思考的事情。1999年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世界性的建筑学大会,这个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那一年正好在北京召开。当时有许多国际著名设计师都参加了,其中有一位特别吸引我注意,他就是托马斯·赫尔佐格。
他是研究绿色建筑的,他的建筑作品非常精彩,每个建筑特色鲜明。而这个特色鲜明的理由并不是由他个人喜好任意而为的,全是基于绿色建筑的分析。比如他为了通风,会把某个地方拔高一点,为了防止热量散失,很大的木头上面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或者又为了遮阳做了个什么东西,所有这些特点全是基于节能、环保、健康、节省资源这些理由做出来的。这实际是将绿色建筑这样一个有道德高度的事情和建筑学这样一种艺术性很强的专业结合起来了,我觉得太有意思了。
记者:你后来到德国去了解和研究绿色建筑,有没有哪个设计尤其吸引你?
李保峰:2000-2001年,我有机会再次去德国,这次系统地对绿色建筑有了了解。那时候德国已经有建筑师开始用建筑学的办法来做节省能源、保护环境这样的事情了,赫尔佐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已经意识到全世界能源会面临紧张,必须要做节能的建筑,不能做能耗的东西,赫尔佐格可以说是最早提出绿色建筑理念和从事这方面实践的建筑师。
在德国的那一年,我看了不少建筑,赫尔佐格做的那些绿色建筑我都一栋一栋跑去看了,只有周末的时候,拿着地图坐火车,到雷根斯堡、汉诺威、慕尼黑等很多城市,一个个去看。有时候他会打电话帮我约,我自己也偷偷看了一些。因为业主知道建筑师要来,很多东西总不自然。我看到那些很大跨度的厂房,白天进去可以一盏灯都不用开,很是感动。现在我们很多标榜绿色建筑的,大白天还开着灯,这是绿色建筑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宗教建筑,那栋建筑用作学生训练中心。其中有一个学生宿舍,其建筑材料是以北极熊的皮和毛作原型做出来的,这种材料可以高效地把微弱的太阳光全部吸收进来,而体内的热并不会散发掉。这种材料装在建筑外表皮,假如室外温度八度,室内可以达到二十多度,是极为高效的吸收能源的方法。墙体可以储存传热,建筑又做得很漂亮,漂亮得很有道理。他所有的造型都在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记者:绿色建筑,用建筑的办法解决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的问题。这也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还是需要因地制宜,考虑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李保峰:绿色建筑本来就是结合地理来解决问题,“一方水土一方人”,德国的经验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但是地域不同,经济和文化状况不同,目标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城市。所以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结合武汉的问题做研究。尤其是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么大的地域,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好的地域,夏天这么热,冬天却是这么冷。到底有什么方法?这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2001到2004年,我们做了很多调查,我们和学生一起从上海、江苏到浙江、武汉、广东,调查既有建筑的能耗情况,尤其以公共建筑为主。在对许多传统建筑做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乡村有很多策略,夏天用来对付热、冬天用来对付冷的方法,却都没有用了。
我们拍了大量的照片,拿温度、湿度仪器去测量,同时对一个区域内的新房子和旧房子反复测量,看到底哪个更适用,好在哪里。就此我们也做了一些实验,比如窗户该怎么做,屋顶该怎么做,玻璃幕墙该怎么做,遮阳怎么做,通风怎么做,做各种实验和试法,夏天、冬天各种不同的做法。
我们在院大楼的屋顶做了一个真正的房子,1:1大小,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数据。比如已经有一层皮了,在建筑外面再做一层皮,然后看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中间放百叶好吗?靠玻璃好还是靠墙体好?角度怎样,材料怎样,通风口怎么开法,有很多考虑,各种排列组合。这样的实验房一共做了三组,6个房子,分组进行测试,两个完全一样的房子,一组换一个变量,来测量和调整获取数据。
总的来说,就是要可调节。可调节的装置,可变化的表皮,夏天怎样比较好,冬天怎样比较好,构造随时可调节,可以随时加一个东西减一个东西。气候、环境是在变化的,你不变化就浪费能源。人对热和冷的容忍是有极限的,可是环境变化是很大的。人受不了夏天热冬天冷,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这不就是能耗吗。可是如果窗户是可以调节的,夏天可以让它不那么热,冬天不那么冷,就减少能耗了。用变化的办法来应对变化的气候,来满足这个不太有变化的身体的需求。
编辑:dongjing
相关阅读
建筑设计有时候要听听房子自己的意见
近日,设计权力榜在北京颁奖,诸多获奖项目中既有日本设计师改造的北京大杂院,也有中国学者策展的城市设计档案展览。细细了解这两个项目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设计师、策展人关于城市与设计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届设计权力【详细】
深圳发布建筑设计新规 释放建筑创作空间
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了《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修订稿)》(以下简称《规则(修订稿)》)。据悉,《规则(修订稿)》放宽了对公共空间、建筑形体等的管控,以进一步提升【详细】
辽宁省将在2020年达到城镇一半绿色建筑覆盖
在沈阳建筑大学内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详细】
古希腊建筑设计的七大奇迹
古希腊的七大奇迹是:帕台农神庙、耶皮戴奥斯剧场、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特尔斐、罗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岛、克诺索斯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