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峰教授:绿色建筑并不是最"舒适"的建筑

2012-06-28 05:31:00    作者:章凌     来源:长江商报     浏览次数:


  传统民居,让房子自己来实现平衡

  记者:现在世界上哪些地方对绿色建筑研究和实践较好?中国的情况又如何?

  李保峰:绿色建筑发展最早的是欧洲,德国最典型。德国是个高度关注环保的国家,因为资源有限,又主要以出口为主,他们有很强烈的危机感,看问题也比较有前瞻性,他们很早就提出能不能少用一点能源,让房子自己来实现平衡。

  能源危机问题现在我们都知道,天然气、煤、石油资源有限,将来怎么办?人是很难再退回到古代去生活了,所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很多不可能的东西,德国人去研究这个。研究之后就鼓励、推广。政府税收补贴来鼓励这个。日本这方面也做得不错,它和德国很相像,没有资源,国土又小,很有危机感。相对来说,美国这方面就差得多,民间有一些人做得倒是还不错。

  在中国,现在绿色建筑理念基本已经变成大家的一个共识了,建筑师能用都会尽量用,情况比十多年前好很多。但是要大规模推广,还是有难度。现在许多建筑都使用了绿色技术,有多高标准就要具体看了,看你想挂几颗星。

  但是,目前社会对建筑学的认同却是非理性的。中国近几十年经济发展成就,反映在建筑上总是要用建筑体现成就。这些年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建筑,可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标志性建筑?干嘛要张扬,要尖叫,要疯狂。现在早不是这个时代了,人太渺小了。

  我们的文化里有个很糟糕的东西,就是对过去的否定。我们对旧东西没感情,对新东西有向往。所以你看新建筑到处都是,老房子拆了不少。我们没有历史感,缺乏对历史价值的认同。破房子有什么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都要有年轮,不然就会显得苍白。你不能说,老人不美,所以就不要了。这是不能用美和丑来衡量的。用建筑的办法显示我们的成就,这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历史留下来,种点树,种点草挺好的。房子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环境来谈,不能脱离城市的地理和文脉。以前老的传统民居,许多就是生态建筑,那些所谓的“风水”,从空间、格局等各方面,都是有讲究的。

  记者:“绿色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与绿色出行一样,有时候它其实也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李保峰:绿色建筑不仅仅是房子,也有住区,也有城市的问题。这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单体建筑是个小系统,城市是个大系统,都是为了保护环境,为了同代人和后代人的地球。

  在没有城市之前这里一定是一块自然的环境,有水、有山、有绿化、有一个自然的格局,动物植物自由地迁徙。因为有了城市,有了道路房子,所有的迁徙都被隔断了。河流改道,植物损坏,生态系统不再是系统,都是孤立的树,孤立的水,孤立的山,所有生态系统都被隔绝了。如何重建这个生态系统,让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可以实现,这是一个问题。怎么重建城市绿的体系,不因人而让整个系统被阻隔了、被僵化了。人也是其中一部分,没有这个系统,人怎么活呢。所以我们说绿色生活,平和地生活,没有必要那么奢侈,那么张扬。

  先节能,后舒适

  记者:为什么绿色建筑的推广总是显得比较困难?

  李保峰:从理论上讲,绿色建筑很清楚,就是为了降低能耗、节省资源。但是从建筑上讲,建筑师要多花些钱是没有理由的。所以,这个本质不是个经济概念,而是个道德概念。

  绿色建筑与其他建筑最大的差别在于道德高度。我们说绿色的、环保的,从来就不是最舒适的,最享受的。人若要追求舒适的最大化,就是将感观物理化,然后去达到那个指标,就舒适了。那与绿色无关,所谓绿色建筑,绿色生活,是在节能前提下的舒适。

  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代内平等一个是代际平等,即所谓的空间和时间。能源是全人类共有的,污染是没有国界的,环境保护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空间,也是保护全人类的空间,不能因为你要舒适就把其他人的环境破坏掉了;还有一个时间问题,我们这代人这样生活,那下代人怎么办,下下代人又怎么办。绿色建筑实际上是在讲这么个事情,即做建筑不能把其他人的资源环境消耗掉了,别把子孙后代的幸福也消耗掉了。

  所以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问题,是做人的态度。人到底有多大的需求呢?你一天可以吃多少东西,需要睡多大的床?朴素一点、低调一点,别那么自以为是,过得去就行了。研究绿色建筑这么多年,我自己发生很大的变化,到现在我还住在不足100平的房子里,基本走路上班,不怎么吃肉,也基本不穿名牌,心态很平和,挺好的。

  记者:我们说“绿色建筑”,常常是从环保的角度来谈。“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比起来,除了节能,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李保峰:我并不愿意把技术那套东西作为建筑的主导,建筑说到底是艺术、人文、技术等综合的艺术。绿色建筑,我们鼓励绿色理念能用多少就用多少。但是不仅仅是用了多少技术,或者是达到了某个指标而已。

  现在有些绿色建筑很多指标都很好,“绿色三星”,但是一看怎么那么丑啊,我不那么做。绿色是建筑最低的要求,它还有很多要求,如果它不美、不能打动人、不好用、与周围城市没有特别好的关联、不考虑使用者的心态、不考虑公共利益,那都不是好建筑。建筑学要考虑好多好多事儿,绿色只是其中那一点点事儿。绿色是建筑最基本的底线,就跟做人不能害人一样。如果你排放大、污染大、你耗能太多、用多了能源,当然害人了。所以要少排放,少能耗。“不害人”要付出代价,要经得住诱惑。但是“不害人”就够了吗?还有艺术、审美、文化,不能把那些忘了。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