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样的校园 王澍设计校园被指太难看
2012-06-29 09:22:49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大规模拆迁重建,王澍有意识地循环利用建筑材料,有效地控制造价并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数百万块不同拆迁现场捡回来的砖块重新聚合在一起的建筑物,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提示人们去思考“我们是不是拆得太快了,是不是只顾拆除而忘了它们是怎么建造起来的”,“我们是不是要想一下怎么合理利用这些工艺,发挥它在建筑学上的价值。因此,争议我不在乎。”
曾以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而饱受争议的贝聿铭曾说:“批评是需要历史、需要时间的,要过几十年再看。今天做了,明天就说不好,这样的评价我觉得没有价值。”
如今,王澍说:“好的建筑就像植物长在上面,自然而充满生命力,有的建筑照片上好看,实地看会失望,有的建筑照片上看平淡无奇,实地看会很震撼,我的建筑应属于后者。”
有意思的课堂
“因为在美院,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建筑。”王澍庆幸自己的选择。
一个大学把自己的校园设计委托给自己的教师,不多。王澍形容这是一颗难扛的雷。象山,成了他建筑理念的实验场。在这片山水田园中,有别于传统江南园林的小巧精致,王澍尝试着建造了大体量、大尺寸的建筑,那种空间张力、雄浑气势,颇有北宋山水画的意境。
十多年的美院教学背景,使他的建筑语言也充满了艺术气息。
一位画家这样评价,象山校园建筑的线条拉得这么长,很像沈周的用笔。也许是在美院,人们习惯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建筑。
在收集大量被弃的建筑材料的同时,王澍在浙江的乡村到处搜罗传统建筑技艺和匠人,使得一些濒临失传、遗忘已久的匠艺绝活又被唤醒,存活下来。正是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介入,使得象山校园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建筑。
从校园施工的那一天开始,王澍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建筑工人。“这工地上有很多做法出自施工管理人员和工匠的智慧。这种以民间手工建造和材料为基准的做法,激发了工匠们的热情,”王澍说,“工人们后来用旧材料自己设计建造了咖啡馆,效果也相当好。”
王澍的这些作品,这些探索,被一些建筑师评价为“建筑手工艺品”。
王澍饱含热情地创作这些实验建筑的同时,他建立的教学体系也是前所未有。王澍毕业后来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我希望呼吸更自由的空气,想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办一个不同的教育”。美院的建筑学院没有使用标准教科书,王澍自己编的教学大纲受到业内质疑。
有人去探视王澍的课堂,发现基础教学以木工课为主,接着是石头、砖头、砌筑等课程。不懂建造的基本工艺,建筑师的设计很可能只是纸上谈兵,王澍鼓励学生们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建筑师之前先学做一个基本的匠人。
建筑学院的学生们要读《老子》《论语》《中庸》,而且必须练习书法。
王国维是王澍极为欣赏的学术大家。王国维在他的美学著作中,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说,“有境者亦有情”,王国维注重体验,讲究主客观的交流,他以“诗境贵在不隔”强调人境交融,与物同化。王澍的创作与教学体现着这种“人与境不隔”相谐相融的美学理念,他要求学生们去观察居民的生活方式,几点起床、买菜、做饭等,让学生明白建筑会影响人的生活起居,无论是造房子给人住还是干别的,都应该扎根于真实的生活之中。
有生活的艺术
在优雅婉约的杭州生活多年,王澍身上依然可见北方男人那种质朴、爽朗。生长于新疆乌鲁木齐的王澍说,新疆的生活影响了我的人生。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这样评价:“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中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早年的生活,是变动的,环境的变动,景象的变动,时空的变动,都在一条中国最长的铁路线上发生着……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