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冰冷水泥锥刺破了城市的包容心
近日有网友称,广州白云、天河有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了密密麻麻的水泥锥。记者向多部门了解水泥锥区域的管养权属,却没有部门“认领”。有工作人员表示,过去桥底聚集了太多的流浪人员,市政部门为防止安全隐患,在桥底建了水泥锥。(7月3日南方新闻网l)
为了防止流浪人员在桥下聚集、留宿,有关方面“创造性”地浇筑了水泥锥。到底是谁建的水泥锥,没有单位承认,估计是建设单位也觉得这种方式上不得台面,有点“损”。看着这密密麻麻的水泥锥,让人心里有点发堵,对付这些可怜的流浪汉,至于这么绞尽脑汁吗?城市的包容心何在?
很多城市都把“包容”标榜成为自己的城市精神,但不少城市在面对外来人口、弱势群体时,却表现得不那么包容。有为了举办赛事驱赶“高危人员”的;有以安全为名,大规模清理地下室出租屋的;有以影响市容为由,禁止乞讨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举措,在城市管理者眼里,是保护市容,维护治安的正当之举,也得到一部分市民的支持,但在更多人看来,这是赤裸裸的排外,是在欺负弱势群体,是城市缺乏包容的表现。
诚然,诸如外来工、乞讨者、流浪人员对城市市容、治安、交通安全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他们同其他普通市民一样,享受生存、居住等基本权利,政府也有责任予以保障,而不是动辄剥夺。对他们,某些城市管理者总是试图赶走了之,驱散了事,但这种驱赶的办法往往徒劳无功,也有违政府的为民职责,侵犯了这些弱势者的权利。
有容乃大,一个城市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它多发达,楼多高,而在于它的包容:能容纳各地的人,可包容不同的事,只要他们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现在很多城市都患上了“自闭症”,对外地人越发不包容,对弱势人群日益苛刻,这不是市民排外倾向加重了,而是城市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现在不少城市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时缺乏理性,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缺乏变通。一心假市民之名行懒政之实,一味强调堵,而不想着疏。比如对流浪人员,只想着浇筑水泥锥驱赶他们,却没想着简化救助程序,建立更多,更便捷的睡觉场所,让救助更普及,更及时,更人性化。
水泥锥刺痛了流浪人员的心,也刺破了城市的包容心。一个城市如果以排外为荣,以不包容闻名,那么这个城市将缺乏温度,会让很多外地人望而却步,不利于城市吸引人才和长远发展,久而久之,不是流浪汉无留宿之所,恐是这个城市无立锥之地。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住建部发布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5月1日起实施
5月起,如果你遇到噪声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等问题,可以向城管部门投诉。住建部发布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执法范围包括住建、环保、工商、食药、交管、水务等领域与城市管理相关部分的行政处罚权。【详细】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今日正式挂牌
7月28日,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为基础的新机构——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正式挂牌成立。新组建的城市管理委员会同时被明确为北京市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详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在2016年年底完成
6月16日下午,北京召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在2016年年底完成。【详细】
中美百名环境专家来莞共议水生态修复
5月25日,首届"中美水生态修复技术展示交流会"在东莞会展国际酒店举办,100多家中美企业、总计约180名中美两国环保业界的专家和企业家共聚一堂,共议珠三角的水生态修复和治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