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清水 复旦研究团队发明“生物滤池”

2012-07-11 09:32:28         来源:东方早报     浏览次数:

  在江苏太仓农村的一个景观塘边,有一座普通的小楼,乍看不起眼,却具有神奇的污水处理功能,它的学名叫做“复合塔式生物滤池”,无需大量化学制剂,而是利用土壤、植物、沙子、石头,就能让污水变成清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三次处理效果相当。

  这项新技术的发明者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郑正教授及其团队。由于这一新发明,郑正成为登上全球最高端环境类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ICEST2012)讲台的第一位中国学者,他的成果已经计划在欧洲、美国进行示范性试点。

  “复合塔式生物滤池”,最上层是植物,第二层是土壤,第三层是沙子,第四层是碎石。土壤里面还有许多的动物,包括一些虫子和蚯蚓。污水进入这个体系内,将经过生物作用,特别是微生物作用、植物作用,经生物生态物理化学的协同处理,最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透明的,达到了国家II级至IV级标准。

  据介绍,水质一般分为五类,从I类一直到V类,最好的是I类水,最差的是Ⅴ类水,比Ⅴ类还差的叫劣Ⅴ类水,只有Ⅲ类及以上水才能用作饮用水源。目前北上广的饮用水源大部分都不能满足Ⅲ类水标准。

  郑正表示,中国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占有量两大原因导致了中国流域污染严重程度数倍于发达国家。郑正根据中国国情研发的成套污水处理技术,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要素——土壤、植物、沙子、石头,尽量不花钱,又合乎环境美化和生态健康。

  目前,“复合塔式生物滤池”已建成300余座,遍布江苏、河南、贵州等地的农村。在管理方面也相当便利,只需要一名农民照看就可以。

  “复合塔式生物滤池”也可在上海的农村、郊县以及一些高档小区使用,“虽然上海的城市化率很高,但农村至少有几十万到100多万户,上海的水质可以通过很低的成本进行生态化的循环治理。”郑正说。

编辑:lia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丽江第一村:人杰地灵的清水古镇

  清水古镇又名清邑、清水驿、清邑街,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狭长的干热河谷平地。从边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汉文化积淀之深;从人才开发之多及自然村落绵延之大等诸多方面评价,堪任"丽江第一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