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沃茨:中国经济发展绕不开“生态墙”(图)

2012-07-16 09:43:24    作者:薛京     来源:中华建筑报     浏览次数:

  乔纳森·沃茨(Jonathan watts)简介:英国着名记者,着有《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当十亿中国人跳起来》)等书。从1996年开始,他负责《卫报》对东亚地区的报道,曾在2001年~2003年担任驻日本外国记者协会副主席一职,2008年~2009年任驻华外国记者协会主席一职。

乔纳森·沃茨

  “9年前,当我踏上北京的土地时,我相信自己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报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其历史上最富戏剧性转型阶段的人和事。这些年,我得以在前排目睹一个超级大国的成长 :中国是如何承载着十几亿庞大的人口,在广袤的大地上飞速前进的。”42岁的英国《卫报》驻中国记者乔纳森·沃茨说。

  “19世纪英国教会了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了全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想在21世纪领导全球,它必须教会全世界如何持续发展。”沃茨精辟地指出。

  沃茨高大瘦削,自信而腼腆,虽然他刚刚离开北京到巴西展开他职业生涯的下一段旅程,但作为中国崛起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中国的一切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初到中国:每件事都充满可能

  “令人不愉快的破房子,没完没了的施工,讨厌的雾霾……”2003年,沃茨刚来北京时,沿途的景象让他大失所望。但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SARS和禽流感的爆发、印度洋海啸、“5·12”汶川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等,让他决心留下来。2003年对于沃茨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他在此后关于中国的叙述中,都以这一年作为一个起点。

  “2003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它在2004年超越了法国,2006年超越了英国,2009年超越了德国,并且在2011年超越了日本。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国将在15年后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沃茨历数着中国的发展轨迹,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在某些方面,例如网民数量、能源消耗量以及汽车市场,中国早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了。”他补充说。

  2003年,沃茨做了一件最令自己满意的事情,为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我选择了‘华衷’这个名字,主要是由于这两个汉字有着‘热爱中国’的含义。”他说。

  和每个刚刚踏上中国这片热土的外国人一样,沃茨对自己的每个发现都兴奋不已: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道家哲学、北京的大公园、大山子798艺术区、琳琅的艺术品以及在古典优雅和市井庸俗间进行美妙组合的语言。“我从没熟练掌握过这门语言,这是我的短板。”在中国居住了9年,沃茨认为自己唯一会被人诟病的,就是他对所报道国家的语言并不在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几年,北京的不少地方被拆迁和重建,见证变化的感觉是令人喜悦的,同时也夹杂着茫然。”沃茨用这句话总结了当时他眼中的北京。他认为“这里的每件事情都充满了可能性”。

编辑:xiuju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