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城市会不会呼吸?
城市绿地第一特性是否被遗忘?
接受暴雨考验的还有城市绿地。面积的大与小,数量的多与少,功效的高与低,真切感受与统计数据在不断碰撞。以人均绿地面积来看,我国不少城市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为何绿地在暴雨中总显得力不从心?
在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4%,可今夏的暴雨却没能流进占北京总面积近一半的绿地。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为突出城市景观,北京市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地面。
为何要这样设计?答案在于落后的园林绿化思想。城市绿化建设者一直在过分强调园林绿地的观赏性,为保证所谓的'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城市绿化大量采用外来植物、冬绿植物(如北京城市中到处可见的油松),而不使用乡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需要大量浇水,还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因此绿地都高于路面。下雨时,城市的雨水不是往绿地里流,而是往路上流,绿地起不到有效缓解城市排洪压力的作用。
而在东京和大阪,街头的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无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0.5米~1米,雨水可以轻易在此汇聚并渗入地下。设计的不科学,根本原因乃是重观赏、轻实用的观念,是对绿地生态系统认识的不全面。若在规划中考虑到绿地的生态功能泄洪功能,相信北京定不会犯此错误。
绿地布局的连贯,破碎化和片段化,没能形成绿地网,也使绿地生态功能难以发挥。多年来,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倡导"点、线、面"结合的原理。可现实中,"点"和"面"很多,"线"却很少。没有足够贯通点和面的绿廊或绿链,每块绿地只能单独作用,发挥不出应有的拳头效应。
不妨看看美国丹佛市,由15英里长的小径串联了18个大小不一的公园,共计180公顷,30年多来,在防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城市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土壤成为稀有资源。大量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材料,土壤被压实,结构遭到破坏,渗水能力丧失。这就导致本应成为地下水水源的大量降雨,反而成为城市排水的巨大负担。
缺水城市缘何只想排水?
城市排涝,虽曰排,重在蓄。科学规划城市,理性认识城市,让城市成为健康的、会呼吸的生命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而不仅是指标考核达标的生态市。
怎么将突如其来的雨水顺利排出去?面临倾盆大雨时,这大概是人们最揪心的思虑。雨过天晴,扪心反思,对上天眷顾的宝贵雨水,处处喊渴的城市为何没能想办法把它留住,而任由这份免费的巨额资源来去匆匆?
城市排涝岂可只排不蓄?
大禹治水,不在堵,而在疏,这针对的是河流。城市排涝则不同,虽曰排,重在蓄。
"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方向。"向立云说。周玉文也不止一次发出尽快建一套公共排涝系统的呼吁。与周玉文想法不谋而合,在很多学者构想的城市排涝系统中,蓄水都是重要内容。
如建设低冲击开发模式,即以一种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径流源头开始管理暴雨。利用绿色屋顶、植草沟等措施,采用渗入、蒸发、滞留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建立防洪流量调蓄池,降雨时进行蓄水,雨后可将水处理后作为城市水源。
从工程层面上讲叫蓄水,而从系统角度来看,即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蓄水需要绿地,就要找回城市绿地的第一生态功能,采用本土作物,乔灌草合理搭配,要让绿地成片成系统,建设要比路面低。蓄水需要土壤,要让人们嗅到城市土壤的味道,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中不必要的固化,增加城市中的可渗漏地表面积。蓄水需要河湖,要尽可能保住并恢复城市河湖的自然形态。
城市内涝看似城市排水问题,实是城市水环境管理问题,更是城市系统规划问题。问题涉及部门众多,看似一团乱麻,但只要找到线头,问题头绪一目了然。这根线头就是理念的转变,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起来也许并不难。
科学规划城市,理性认识城市,让城市真正成为生态系统,成为健康的、会呼吸的生命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内涝这点疾病也许就很难继续缠身。
生态市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考虑几何?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正在创建生态城市,其绿地面积在增加,河湖水质在提升,单项考核指标都不错,但其城市的生态系统水平如何?也许很难给出答案。
要考核生态城市,必须有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我国现行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3个层面,细分了19项具体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两项与城市的"呼吸系统"有关,水环境质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等多项指标与城市的代谢循环系统有关。
生态市推广的理念和目标是,希望城市具备真正完善的生态系统。但在现实中,生态市能否具备健康的生态系统?也许只是几项数值达标还不够。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标,只能说明总量上够了,但是绿地质量如何?能否成线、成面?能否调蓄气候?这些与数量无关。同样地,对水环境的考量也难以考量城市的代谢循环是否健康。而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虽然取决于每个个体,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实现个体不能单独完成的功能,要体现1+1〉2的效应。
今年5月4日,一位名叫刘波的人给全国80个城市的市长寄出了80封信,希望市长们能够响应他的呼吁:采取措施,共治城市病,尤其是科学利用和管理城市水资源。他认为,市长们应该都有决心把自己治下的城市变成"海绵体城市"。
作为一名普通人,刘波给出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普通市民尚可看到路径,城市管理者不应该不懂。只要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工程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未来也许路漫漫修远,但终究值得期待。
国际范例
日本充分利用城市水系
为防止城市内涝,东京充分利用城市水系的防洪功能,让大量降雨流归河道,典型例子就是"首都圈外围排水工程"。
这一排水工程由日本政府国土交通省建设,于1992年开工,2002年部分发挥作用,2006年完工,总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工程主体包括总长6.3公里、内径10米的地下管道,5处单个容积约为4.2万立方米的储水立坑,以及一处人造地下水库。
在当地中小河流的适当位置修建储水立坑。立坑之间由地下管道相连,管道最终通向位于东京都附近河流江户川旁边的地下水库。在出现强降雨天气时,城市内部的下水道系统将雨水排入附近中小河流,中小河流水位上涨后溢出的洪水则进入立坑和管道,最终流入江户川。
整个工程系统总储量为67万立方米,在建成后的当年,工程所在流域雨季浸水的房屋数量即从最严重时的41544家减至245家,浸水面积从最严重时的27840公顷减至65公顷。
日本各地政府很重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保留河道和湖泊。在东京市内,除了河面在20米左右的目黑川等河流,还时常可以看到河道宽度仅有3~5米的小河。
英国4种途径"消化"雨水
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主要通过4种途径"消化"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一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将从屋顶、停车场等流下来的雨水就地或在附近用水箱储存起来再利用;二是源头控制,新开发和重新开发项目都要确保尽可能将地表水保留在其源头,方法是建设渗水坑、可渗水步道以及进行屋顶绿化等;三是指定地点管理,即把从屋顶等地方流下来的雨水引入水池或盆地;四是区域控制,通常利用池塘或湿地吸纳一个地区的雨水。
英国环境署洪涝风险评估员西蒙·休斯在评价"可持续排水系统"时说,它利用技术和工程手段降低雨水从天空到河流的速度,用小湖泊等设施防止暴雨期间地表水过快地集中涌入排水管线。
德国推广洼地--渗渠系统
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
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