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投资2-3万亿建设国家公园省

2012-08-02 08:51:45    作者:蔡雨芯     来源:贵州商报     浏览次数:

  近日,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将盛大开幕。

  转眼,这场以探讨绿色发展之名兴起的盛会已举办至第四届。还是在“爽爽的贵阳”,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商界等领域的数千名高官、专家、精英又将齐聚一堂,带来一场头脑风暴,为全世界的绿色转型与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以“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 联合国里约首脑峰会揭示的历史性机遇”为主题,包含“绿色增长与绿色就业”、“绿色农业与食品安全”、“生态城市与包容增长”以及“生态文化与生活、消费方式”等四个分议题,分为中国绿色经济青年先锋峰会、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融资、机遇与举措、食品安全等30个分论坛。力求凸显相关行业与产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寻找方向与可能的解决思路,为企业、城市、开发区下一步的绿色发展夯实基础。

  作为盛会开幕前的“开胃菜”,昨日上午,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的开馆仪式,以及贵阳市十大工业园区展示暨项目推介会的举行,提前将观众的目光聚拢在一起。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就此开始———

  “我们将结合贵州旅游资源特点,把贵州打造成为‘中国后花园’。”昨日,在金阳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论坛上,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创始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综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锋透露,自己已成为贵州省旅游规划的策划人,并将于今年8月底推出“国家公园省”的新旅游发展方向,欲将我省打造成国际休闲旅游省份。

  1.六大方向,打造国家公园省

  刘锋,曾是全国20多个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师,“我曾经打造过的城市,最满意的是大连、青岛等地,但是从现在起,我最自豪的作品将属于贵州。”谈到与贵州的结缘,刘锋说,在担任本次贵州旅游策划之前,他曾经8次到贵州考察文化旅游的境况,“和西南地区的风格一样,贵州山水也是好风光,然而和其他省份又不同,贵州拥有自己的特色,它适合六个方面的打造。”刘锋认为,正是因为贵州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将贵州定位成中国的“后花园”乃是因地制宜实至名归。

  “首先,在我几次到贵州考察后,我发现,贵州处处是美景,然而却少有像张家界、九寨沟那样能给人审美极至感的景观。”刘锋一针见血的分析,引得在座的听众无不点头表示赞同。刘锋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我省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就不能强将某些景点吹嘘得太过优秀,否则只会叫游客失望。“我认为,若是将贵州当作一个整体来推出,它更像一个漂亮的公园,把整体集成一个国家公园,将更加符合对贵州现状的定位。”

  此外,刘锋还分析说,在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的大环境下,贵阳由于地理位置与环境保护良好的原因,夏季的气温凉爽舒适,加上现在“避暑之都”的名气已经享誉全国,所以这笔自然资源让公园省份的建设拥有难以复制的优越条件。

  在此基础上,刘锋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对贵州的打造——— 生态涵养地、山水大观省、文化千岛省、避暑养身地、国民休闲地、国家度假省。

  刘锋说,在多年的考察中,他得到以下数字:贵州拥有100个旅游风情小镇、500个民族特色村寨、100个自驾车营线、10条自驾车黄金旅游线、50条特色旅游廊道、10大通用航空基地以及18大特色漂流路线。“这些数字所呈现的内容就足以支撑贵州的休闲度假旅游,此外,在复合型旅游产品上若加大力度建设,将为我们的‘后花园’打造增加力度。”刘锋也列举说,复合型旅游产品当做到:看有绝色、住有暖色、玩有喜色、吃有绿色、买有特色、疗有起色、行有个色、说有亮色、学有真色、拜有灵色以及享有本色,方可让旅行者们回味无穷。

  2.文旅农三位一体,打造贵州旅游模式

  “贵州有许多旅游景点多半在农村,因为那里有原生态的文化特色,而若发展贵州旅游,提升贵州的旅游品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文化、旅游、农民三者结合。”在昨日的论坛发言上,刘锋提出了自己的第二步打算。

  刘锋首先阐述:文化是主题与灵魂,旅游是形式和载体,而农民则是这条产业链上的关键和受益者。贵州的旅游发展所需要的模式是,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以人才的观念培养农民,才能做到以旅兴农、以农促旅。

  对此,刘锋提出了“圈层保护开发模式”,分为1+1和1+N两种模式,“1+1模式可理解为一个核心保护区加上一个配套的现代旅游功能区。”刘锋解释道,这就是一个精品旅游景区配套一个风情小镇,这样做不仅能保护旅游景区的生态,在其一定距离周边建设住宿休闲地,还能方便旅客。而1+N模式则是一个核心区加上多个旅游功能区,例如黄果树、梵净山等地,“由一个大的旅游核心景点,带动周边的小景点,并且在这些景点周围进行乡村建设,游客可在当地居住,体验当地风情。”刘锋说。

  “这样的发展就能将内圈的保护建设同外圈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开发文化产品,拓展服务项目,在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刘锋说,这是最有利于生态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内圈我们要保证其原真性、原文化和原生态,交通方面可畅达而不直达,可开发徒步、骑马、牛车等环保的方式进入内圈旅游保护区,不仅有利于生态保护,也让游客有欢乐的体验,做到高收费、低流量。”而外圈的打造,刘锋认为,应对建筑限高、材质乡土化、反庸俗化,应引入世界上最好的品牌供应商和产品供应商。

  “这样就能完成以旅游业为产业引擎,以农民致富为目的,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变文化软实力为旅游硬经济的转变。”刘锋说,农民也可变身为演员、旅游产业工人、老板,最后成为居民,“这样的三者合一,将成为贵州旅游的创新模式。”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休闲农业普遍存在的十个问题

  休闲农业正在火速崛起,但在此过程中,难免造成发展过快、忘记质量、粗制滥造的问题。下文为您盘点农业旅游中游客最反感的点,这也是现在的休闲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详细】

民宿,从“旅游+”到“+旅游”

  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的主轴,并且以跨界的形式重构着中国的转型方式。旅游的跨界不仅仅是硬跨界,也是软跨界,这种跨界超越了单纯的国家语境,成为了世界文明的推动力量。如果说【详细】

民宿撑起婺源旅游经济新亮点

  住徽派古宅、体验民俗文化、感受乡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