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城市发展应发扬人文主义
在城市人文主义成为中国城市必然选择的当下,从城市规划建设层面上看,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价值观,离不开以下原则:
首先,必须改变国内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的单结构模式,提倡多元的,而不是单一功能的城市组团。由于计划经济思维遗留下的城市布局,中国的城市结构大多是工业区、CBD、行政区等各自为阵,而这三个区正好造成大量的交通拥堵,人们每天都在繁忙而拥挤地迁移当中度过。
其次,应该建立最完善的无缝对接公共交通系统,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完善的步行系统,合理的状况应该是紧凑型的、减少出行的、以步行为主的城市组团,形成多中心、小组团的城市结构。
再次,城市综合体可以被认为是在高密度时代践行以人为本原则的行之有效的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未来城市尤其是新兴国家城市必然朝向高密度和高容积率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在如此高密度的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所有城市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城市综合体的实质是在城市中形成多个功能组团,这与伦敦的村庄模式不谋而合,每一个城市综合体都是某一个大片区的中心,而每一个功能组团又是整座城市中的一个小结构,城市综合体的兴建因此有助于打破中国城市自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城市格局。在土地成本日益高昂的时代,无疑是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工作的最佳载体,它代表了新型城市的发展方向。
原则二:人文关怀 灵慧生命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城市主人们的眼界越来越高。在城市战略上,不仅有180多个国内城市打出口号要发展国际大都市,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下,作为城市发展更高理想的文化城市,近年来也开始扎堆出现在各地城市的发展战略中。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史看,城市的经济地位、经济社会发展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城市的文化选择,包括城市文化精神的导向。中国从经济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需要,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巨大差异,使其成为当下许多城市的心头之痛。
事实上,中国城市化的转型之路在当今世界拥有许多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范本。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世界城市排名中占据前排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典范。
巴黎是世界公认的文化艺术之都。虽然少有高楼大厦,但巴黎的楼房几乎都加以修饰,窗檐、屋脊也嵌以雕塑,图案更是"百花齐放",铸铁的书报亭上浇铸着花纹图案,路边与桥上的灯柱造型也极具艺术性。
一个城市文化场所的多少和设施水准的高低,都与城市的文化品位息息相关。巴黎市区面积并不大,但文化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总数多达300多个。巴黎还拥有134座博物馆、170多家歌舞厅、350个电影厅、141个剧院和64所市属公共图书馆。在仅仅105平方公里的面积里,有体育设施400多座。
撇开这些枯燥的数据,走在巴黎街头上,你会嗅到浓浓的艺术气息。这里没有像纽约等大城市那样的摩天大厦,楼层的主线都在同一个水平面。早在1859年,巴黎就通过了不建高楼的相关法规,市区不建高楼,就成了巴黎人的共识。
巴黎人在设计这座城市时创意十足。当他们认为街头的商业广告严重影响市容而又不得不需要广告时,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人行道上设圆形广告筒,边旋转边变换广告,成为巴黎街头一道亮丽风景。
巴黎人对历史文化也是非常热爱。法国大约有1.4万座古代建筑和遗址被列为历史古迹,像著名的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和凯旋门等历史建筑都保存完好,就连在公众看来不起眼的下水道也成了巴黎著名旅游景点。除了著名的历史建筑外,巴黎人对普通的楼房都有"怀旧情结"。巴黎有项规定,楼房的外墙必须每隔10年清洗一次,不能破坏建筑,不能损伤旧墙。
正是这种独特的城市艺术和创意让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慕名而来,极大地推动了巴黎文化旅游的发展。据法国相关部门统计,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巴黎的文化旅游业城市GDP比重一般年份均能达到20%以上,成为法国旅游业的领头羊。
无论是世界城市发展史还是西方城市的发展经验,都证明了:城市持久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文化和智慧。巴黎的经验可以给中国的城市决策者、规划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然而,中国拥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文化特点,并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尤其对于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而言,其城市发展阶段尚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期水平,各项硬件指标尚未完成,经济水平需要继续提高。然而,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依旧不能忽视文化引领的重要性。
成都的城市气质本身就决定了文化在这片土壤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腾飞和高速建设的时代框架中,成都依旧保持了其文化根脉中的从容和淡定。然而也应该看到,成都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文化立城在当下中国很容易流于浮华的表象,比如一味新建仿古建筑和街区,打造所谓的城市景观节点等等,缺失的恰恰是真正原创的文化,在这一点上,巴黎可以带给我们很好的借鉴。
要想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离不开对"人"的关注。文化引领的落脚点是人文关怀,一座没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即便兴建再多的仿古符号,也是空洞而没有内涵的。中国未来的城市规划,必然会从GDP模式转向以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
原则三:绿色城市 回归自然
生态城市早已不是一个新概念,二十一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之际,低碳时代的到来再次催生了新一轮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西方的城市历史表明,单纯依靠工业,最终会将一座城市引向"死亡"的边缘。
有专家指出,应把城市理解成一个活的有机体,城市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在这种理解下,应该把"绿色城市"作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全球范围来看,倡导绿色生态也是目前普适的城市价值观,是未来标志城市文化的方向,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必然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主流。
与生态城市相伴相生的另一个理念是环境保护。地球与城市和人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活体。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在高速扩建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非常巨大,而依靠破坏周边环境来建立的人工生态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城市未来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生态修复、整体环境上为城市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