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
2011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首次公布全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结果,滨州在"十大幸福感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五。调查显示,滨州居民的幸福感源于对城市居住状况、环境卫生状况、交通状况、就业状况等一系列幸福感指标的满意度,源于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而这些要素,恰恰是对于滨州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的体现。
十年前,滨州"四环五海"工程的规划建设,跨出了拓展中心城市布局、完善多元化城市功能的重要一步;十年后的今天,滨州在取得城市承载力、服务与辐射功能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又将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作为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如今,属于滨州的这一个个城市名片熠熠生辉。十年的发展之于滨州,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滨州将在打造"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层次,突出辐射带动"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定、铿锵的步伐。
新城兴建、旧城改造 中心城区形成跨越发展的大框架
2001年撤地设市以后,滨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四环五海"的战略构想,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工程建设。较之以前的滨州城市规划,"四环五海"规划最大的创新点是明确了滨州城市建设的定位。
北临渤海,又有黄河自西向东经过,使得滨州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城区内散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水面。随着"四环五海"工程的建设实施,"东、西、南、北、中"五海相继改造或是建成,滨州的"水"名片开始叫响。
在此基础上,滨州又相继实施了36桥、72湖的主体城市框架规划建设,108个街头绿地公园等工程规划建设,以及新立河、西沙河、秦台河、马堡河、小开河、胜利河等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景观建设等系列工程,大绿地、大空间、大水面的城市特色日益突出,市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回溯到十年前,滨州市城区人口、产业、贸易、信息的集聚受限于城区的规模,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有限。依托于"四环五海"工程的规划建设,如今滨州中心城区在发展方向和布局上,已然拓展成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又浑然一体的四大部分:渤海十八路以西为滨州经济开发区,主要以发展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渤海十八路至渤海十一路为新城区,是新的城市文化行政中心,也是居民生活区、休闲旅游区;渤海十一路至渤海五路是老城区,以商贸开发为主;渤海五路以东为东城区,是滨城区新的文化行政中心,也包含了工业、商贸发展内容。这一规划布局,既为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又使工业项目远离市民生活区。在老城区之外建设新区,不仅减少了城市改造难度,节约了资金,而且大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伴随主城区城市框架的拓展,滨州城市道路、供暖、给水、排水等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序的铺开。截至2011年底,滨州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6.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0.63万;城市道路长度、路灯盏数、绿化覆盖面积分别达到700公里、3.15万盏、4559公顷;集中供热从无到有,面积达到789万平方米;用水普及率和用气普及率均为100%;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长度分别达到1173公里和2437.72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2.35%和100%,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得到不断提升。
人口集聚、产业带动 城市的承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十年间,滨州大力实施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实现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奠定了基础,市城区范围内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多个商贸、物流园区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商贸流通、交通通信、金融保险、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更是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以中海风景区为中心,新城区的文化广场、齐鲁绿地、市政大楼、新滨公园、黄河家园、滨州学院、实验学校、彩虹湖等一大批旅游、休闲、办公、居住、教育、商贸开发等项目相继建成使用;老城区的旧城改造工作逐年推进,重点实施了城中村、老街道、老水系的三大改造,中心城区的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正得到不断提升。
近年来,银座商城、中百大厦,大润发超市等大型购物广场落户滨州,让市民的购物更加方便和舒适,也使得滨州的零售业逐渐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化发展。在零售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滨州还积极提升改造特色小吃街、数码科技街、古玩市场等专业街区和市场,形成了滨城区中心商贸街园区、渤海五路汽车及零配件销售园区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商贸聚集区。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的金融业,同样发展迅速。目前,滨州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组织架构,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以及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较为全面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结构日渐完善、金融总量飞速提升、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为滨州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一主三辅、临河傍海 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
未来五年,围绕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目标,滨州将把"南跨、北扩、西进、东优"列为中心城区发展的思路,搭建"一主三辅"临海傍河的城市主框架,提升中心城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
在拓展城市框架的过程中,滨州将强化组团式的布局模式,发展多个增长核心。如在城镇空间布局上,滨州城镇将呈现为"一心两极、两轴三带、多中心"的良性互动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其中"一心"即突出中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强化"两极",全面打造北海经济开发区及邹平两个增长极;"两轴",即发展博滨沾城市带和惠阳棣城镇带;"三带"即南部济青发展带、中部德滨营发展带和北部环渤海发展带;"多中心"即邹平、博兴、沾化、无棣、阳信和惠民六个县城中心成为副中心的市域经济发展核心。
毋庸置疑的是,滨州已经拥有日趋完善的协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对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的城市功能。未来五年,滨州中心城区还将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地标性建筑、文教卫生等有品位、惠民生的重点项目,包括火车站商贸物流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太阳湖阳光政务区、珍珠湖文化产业园区、三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滨州经济开发区高创中心、白鹭湖综合片区、蒲湖风景区、龙庭湖旅游度假区等等,进一步彰显多元化的城市功能。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山东12个县(市)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对2018年省级园林城市(县城)评价情况的通报》。 根据《山东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评价办法》(鲁建城建字〔2017〕18号)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2018年省级园林城市(县城)评价工作,现【详细】
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印发 损害古树重罚
近日,山东省日前印发《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规定,有损害古树名木正常生长行为,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