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重建 经济利益下的"保护"

2012-08-17 14:37: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

  借助“古城申遗”的东风,苏州宣布将分段、逐步重点恢复、修建苏州“古城墙”;投资2亿元、占地1平方公里的骊靬古城复建项目已在甘肃金昌市如火如荼地开建;甘肃敦煌拟投资30亿元复建敦煌古城,以汉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对历史城市格局、建筑文化、宗教艺术、商贸流通、民族交融、生活和娱乐等进行体验式还原和提升;河北滦县计划投资50亿元复建滦州古城,占地2000余亩,再现昔日滦州胜景;河北正定邀请专家论证恢复古城风貌;河南郑州斥巨资在闹市建成仿古城墙……

  “丽江、平遥古城近年来饱受游客青睐,导致各地扎堆复建古城成为时尚。”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古城具有文化历史内涵,如果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复建古城是有一定的历史和审美价值的。”

  “复古”成为时尚

  专家介绍,中国古代城墙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全国有大小不一的城墙数千座,但至今仍保存较完整的已经不多了。在保留有城墙的城市中,南京、襄樊、荆州、平遥等地的古城墙,虽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总体状况保存完好,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苏州古城墙,是中国古城墙中的一朵奇葩。苏州古城墙突破古时建城规制“方”形的约束,呈不规则长方形,这是顺应地理位置所致;古城巧置八座水陆城门,为国内仅有。但是近30年来,由于无法可依、情况复杂,苏州古城墙一直处于“边保护、边破坏”的尴尬境地。

  2008年起,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用两年时间对苏州古城墙进行了全面调研,对每一段城墙都拍摄了多媒体资料。调研做出的《苏州城墙逐步恢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苏州城墙的周长共15204.31米,目前较完整的老城墙有1249.98米,不完整的城墙有618.19米,受侵扰明显的残余土体遗址161.04米,剩余的10多公里都是绿化景观带、规划再建区等。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张家口、邯郸等地先后对山海关古城、鸡鸣驿、广府古城等进行保护性开发。

  宋代古城墙作为安徽寿县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七大古城墙之一。2011年以来,寿县宋代古城墙复建工程获得突破性进展。

  “南京古城墙保留得较好,主要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不断加大的维修、复建力度,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南京市文物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修旧”能否“如旧”?

  翻修古城墙,是不是“伪文物”?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成纪认为,追溯历史,城墙一直就是毁了修、修了毁,在古城墙上比如长城就可以发现各个朝代的石头。

  在北京,不使用水泥是文物部门在明长城遗址公园建设中提出的最坚定的一条要求,这是从坚持古城墙“修旧如旧”原则来考虑的。

  始建于明代的北京古城墙,正是用这种以石灰、石膏为主要原料的黏合剂配以巨大的城砖砌成。这一点,从该公园中现存的古城墙残垣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据介绍,目前我国古城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如丽江、平遥,采取古城保护,另建新区。另外一种如北京、西安等大城市,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形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更完善,更适合正定,还需要深入研讨。”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顾问王东认为,不应在处理古城旧与新的关系时,把两者过于对立。“因为每一座古城都是历史的足迹和进程,可以有古建筑与新建筑遥相呼应,但两者需和谐统一。”

  经济与文化的博弈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复建古城过程中,一些旅游公司、地产公司特别积极,因为复建能带来旅游和地产开发等经济效益。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如果企业来主导古城复建,能否保护好古城的历史风貌以及注重历史文化内涵?

  “复建的古城再宏伟、漂亮,充其量是一个人造景观,没有多少文化内含和底蕴。我是不会去看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洪琼说。

  “历史古城必须要现代化,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说,古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并不相悖。“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是作为建筑或人文资源而存在,古城里的人民需要享受现代化的文明生活。”

  “不久前听说日本的鉴真庙正准备大修,他们做了一个修复规划,修复时间竟然是100年。”文物保护专家舒乙认为,古城保护是长期的文化建设工程,不能一拥而上,更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开封欲复古重建,作为土生土长的开封人,乍一听此消息,难以抑制心中的那份期盼。张择端以一副《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当年汴京城的繁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唱了近千年的诗歌,也展现着当年汴州的辉煌。宋朝,尽管内忧外患不断,但作为我国最富裕的一个朝代,当年东京上元节的烟火,至今仍是开封的骄傲,给开封人留下永难消逝的自豪。

  然而,尽管对开封再次的繁华寄予厚望,当看到具体的操作方案时,仍觉哭笑不得。有媒体报道称,从今年开始,4年内要将老城区大约5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迁完毕,预计将涉及8万户居民,相当于开封老城区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今年就要完成303万平方米的拆迁量。开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孔祥成预计,今年的目标完成的话,将有3.5万户老城居民搬到城外,其拆迁费用将达到200亿元。而4年下来,整个拆迁完成,拆迁费用将达到1000亿元。

  此后有人指出,尽管在历史上曾富极一时,但是现在的开封并不富裕;即使仅在河南省,也曾一度处于“垫底”的位置,其财政收入还不到50亿元。而1000亿元,对于今天的开封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旅游名城、重现北宋“汴京”,这是这次重造汴京的两个主要理由,对于开封人,这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两张牌。然而,历史是用来纪念而非重现的,复古运动从来都是带着显明的时代背景,把古代的优秀之处挪到今天,以此改变今人的生活思想状况。

  信任是中国缺少创新的一个深层原因 比起花费一笔开封人根本无法承担的经济重担,来重新打造一个北宋名城,更加重要的还应回到开封人民现在的生活之中。比起这些外在建筑的重造,开封人的内在素养、精神生活,则更加重要。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外在的建筑可以直接给人以“复古”之感,然而,若是我们没有与之相搭配的精神生活,开封人对生活的认识和追求没有随之提高,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开封,仍然与其他地方没有区别,与今日之开封没有不同。

  因此,比起花费千亿重造汴京,倒不如多建造几家图书馆,多举办一些提高开封人知识文化水平的活动,多为那些农村文盲开几堂扫盲课……这些实实在在的小事,才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才是真心在为开封人民着想。

  不过,重建开封之魂,恐怕不仅仅是斥资千亿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没有任何投机可言。然而,开封人的灵魂被建造起来时,开封的繁华也必将随之而来。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深圳为濒危植物撑起“保护伞”

随着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逐渐进入高潮,深圳的植物科学研究也受到参会代表和市民的关注。记者获悉,经过30余年的发展,深圳的植物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转变,在植物科研领域屡获突破。【详细】

三部门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日前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切实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详细】

台湾屏东:小乡村里“藏”着植物之最

两米多高的兰花,乒乓球般大小的食用凤梨祖先……台湾屏东一个名叫高树乡的小乡村,坐落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亚热带植物保种中心,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详细】

广州已建成19个湿地公园

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今天提交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一审。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解读草案时介绍,广州目前已建成19个湿地公园,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