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城市园林绿化成腐败高发区
2012-08-20 08:41: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一棵并非名贵树种的榕树,单价竟然高达10万余元!在防城港园林绿化窝案中,一张采购7棵大榕树的发票牵出了这一腐败案。
——采购招标无章可循
“一般标的物会有规定的指标,相关技术参数容易确定,可以通过‘货比三家’确定性价比较高的商品,但这一常规方式在园林绿化行业实行却很难,留下了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业内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前城市绿化的巨大需求,银杏、桂花、红豆杉、香樟等名贵树种奇货可居,这样的“大树进城”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导致大量的古树名木在迁移中死亡,还滋生出一条“黑色利益链”。
业内人士称,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景观设计、土方工程、给水排水、后期管护等等,涉及规划、工程发包、工程选材监理等环节,在这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牟利空间。“以一棵原产地2万元的银杏树为例,供货商赚取2万元利润,加上运输费和预留回扣,最后开价一棵可能就达10多万元。”
——移栽、补种无序,循环腐败受益
苗木难以像一般物品一样登记入固定资产库,移植到城市的树木,成活率是个未知数,后期补种资金也给腐败留下了滋生空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较廉价的小灌木,实际种植数根本无法量化,种七八千株入账1万株,很难发现。
有一些地方的园林绿化部门,利用城市道路扩张之机将树木移走,购买新树种植,再将原来移走的树“购买”回城市种植,循环获取利益,有的还以补种、护理为由长期获取利益。
——监管难度大
在某大型园林工程做监理高级工程师黎先生告诉记者,为压缩相关人员权利寻租的空间,在工程的苗木购买过程中采取了多部门多人参与询价的办法。他同时坦陈,多部门多人参与询价对于预防腐败作用有限。“供货商可以当场喊高价,背后再给关键人员‘回扣’。”
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廖家胜认为,园林工程中即便通过招标形式购买苗木,也难以做到相关人员不在其中拿“回扣”。陪标、议标、围标等各种违规操作也可能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
腐败高发折射“绿化奢侈病” 行业监管亟待“给力”
一些地方政府将园林绿化当做“政绩”,投入巨资“大种树、种大树”,大树进城、名木进城搞“形象园林工程”“政绩园林工程”,这样的“绿化奢侈病”,拉动了城市对古树名木的需求,也为腐败提供了滋长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赵桂强担任丽江市古城区园林绿化局长的数年间,正是丽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之际,绿化资金大量投入。
中国律师协会刑委会委员李春光说,因为随着各地对城市改造、形象提升所采取的一系列比较大的动作,城市市政和园林系统已成为又一个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目前各地城市改造和形象提升,很大程度上掺杂着地方领导“长官意志”,显示出随意性,也使市政工程、园林绿化这一类的项目运行处于不公开、不透明的状态。
钟健说,园林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是这个行业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项目投资动辄上百万元,获利空间特别大,承建方往往不惜重金行贿关键人员打通关节,以获取园林工程承建权。行贿人之间相互勾结,甚至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
云南省行政学院教授綦长青认为,对于涉及工程等巨大经济利益的项目及公务人员,纪委监察部门和审计等监督不能缺位。要减少工程中的随意性,在事中和事后都必须审计,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挽回。同时,还要加大普通群众对于重大决策的知情权、监督权,对于工程方案、投资预算、施工方等都要提前告知,以加强社会监督。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