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心城市的复兴忧思录
历史上的武汉,曾是与上海齐名、全国被冠之以“大”的两个城市之一。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武汉更被设想为“东方芝加哥”。
即使在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经济总量也仅次于北京、天津、上海,位居全国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
最近20多年以来,广州、深圳等城市迅速崛起,武汉却逐渐落寞。经济总量上,武汉目前仅相当于上海的1/3、北京的1/2;工业产值上,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的城市中,武汉仅仅位列14位;在城市竞争力相关排名中,武汉也跌出十名之外。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最近几年,武汉开始了基于大拆大建模式的复兴之路,但这种模式能否拉动武汉成为真正的中部“龙头”乃至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拭目以待!
8月中旬的“江城”武汉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不仅由于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火炉”城市,还因为这里早已成了一个“大工地”——最近两年,武汉一直号称有5000个工地同时开工,如今仍是有增无减的气势。
对于“工地”武汉,本地市民褒贬不一。赞同者说,“大武汉”的荣光在不久以后就要回来了;反对者表示,最近五六年,武汉一直大拆大建,瞎折腾,扰民,城市面貌并没有改观。
在民间被称为鹰派书记的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则表示,“我知道在网络上有人把我叫做‘满城挖’,说我‘十一五’在城区挖,‘十二五’还要挖到远城区去,”但他表示“会顶着骂名继续挖下去”。
在政经观察人士看来,大拆大建的背后,实际上是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武汉争当中部“领头羊”的决心;也是曾与“大上海”齐名的“大武汉”,希望在此轮城市化浪潮中重返国家中心城市、一线城市的野心。
武汉能否重现往昔“驾呼津门,直逼沪上”的历史辉煌?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政经观察人士认为,首先,武汉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还不达标——国家中心城市GDP必须占全国GDP比重的2%以上,武汉距离这个指标目前尚有3000亿元的缺口;其次,武汉城市圈在中部三大都市群的经济实力中处于劣势,就单个城市来说,郑州和长沙也有赶超武汉之势,而其背后的湖北省在整体实力上也弱于河南省,这直接影响了武汉想作为龙头城市的带动效应;另外,武汉目前的这种大拆大建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遭遇财政危机、陷入烂尾武汉的可能。
被抛弃的武汉
在城市竞争力上,武汉在全国已经跌出十名以外;在工业化方面,武汉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仅列第14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一直是全国第四大工业城市,武钢、武重等武字头大型国企是那个时代的最好见证。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武汉却逐步衰落,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也降到了第二梯队。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武汉已经跌落前十之外,落后于大连、青岛。目前,武汉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足上海的1/3,北京的1/2,甚至比重庆还低。
在工业化程度上,武汉也已经被很多城市赶超。武汉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90.66亿元,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仅名列第14位,不仅远远低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深圳和广州等,也落后于东北地区的沈阳和大连,以及西部地区的重庆和成都,甚至还落后于中部地区的郑州(8460亿元)。
编辑:ljing
相关阅读
武汉黄鹤楼景区周边立体整治见成效
2018年5月4日,再登黄鹤楼,蛇山风景如画。【详细】
武汉将建一批复合型郊野公园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武汉将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以农业体验、垂钓等生态观光休闲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旅游向多业态、高品质转型。【详细】
武汉东湖将建植物园湖底通道(图)
植物园通道起于现鲁磨路上风筝山以北处,下穿东湖隧道后在植物园和湖岸鹰咀之间入湖,止于三环线花城立交,全长约4.34公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