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打造人文绿都 让城市更有“深”度

2012-08-21 09:38:0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

  自2009年南京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口号以来,这样的报道屡见报端。然而,有关专家指出,在森林城市的推进中,生态与文化的融合是一道难题。在实践中,往往容易或倾向将“文化”抹掉,或未立足林业本身而单一寻求历史遗存的传承。

  那么,南京的“生态”与“文化”融合会有意外看点吗?8月1日,南京市“创森”负责人带记者参观了“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示范区。在这里,记者感慨于南京人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惊叹之作”。

  据了解,绵延60余公里的明外郭建于洪武初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外城郭遗址。作为明代南京四重城垣的最外城垣,它依山就势、跨水越河,将雨花台、钟山、幕府山、玄武湖等城市制高点及河道、湖泊一并囊括其中,沿线筑有18座城门。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侵蚀,18座城门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个斑驳的名字作为地名存留。

  2010年,南京市政府为拯救这一文化遗迹,根据外郭遗址现状,对大部分城门进行考古发掘,并决定以此为契机,建设百里风光带,将绿色融入文化,为森林城市增色添彩。

  南京市政府此举受到了学界、业界的一致拥护。南京市园林学会会长李蕾,东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杨东辉、建筑学院教授陈薇,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贺云翱等一致认为,这是城市规划和历史考古的融合,是历史人文与生态文明的融合,不仅实现了绿色与文明交汇的较高境界,更将为全市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幸福生活。

  “百里风光带将沿外郭遗址,重建观音门等城门,形成仙鹤门、麒麟门等多座遗址公园,并在沿线栽植乔木、铺设草坪,建设生态艺术长廊、创意集市等20多个景致节点,形成贯穿幕燕风景区、仙林副城、麒麟科技园等地区的城市‘绿色项链’。”南京市“创森办”负责人说,将保护古城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机结合,可以极大限度地展示南京古都风貌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

  这项起步于2010年的浩大工程,将于2014年建成。日前,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建设公司总经理赵正根告诉记者,仙鹤门公园段、麒麟门-沧波门段、宁丹路-凤渡路段的建设已经完成,这片10公里长的区域内,绿化面积超过2000亩,种植香樟、桂花、法桐等乔木达3万株,并且各片区的主题也各有纷呈。

  在312国道-麒麟门段的龟山上,银杏婆娑、桂花飘香,与散落在山坡的亭台楼阁、山脚的临水小筑相映成趣,散步、锻炼的人们精神抖擞。住在附近的72岁的老人张忠对记者说:“我们拥有免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可以触摸历史的遗痕,品位文化的韵味,赏析满目的苍翠,这生活能不快乐吗?”

  的确,这是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是宜居、宜业城市的幸福所在,也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博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事实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南京“创森”在多处地方均刻有人文和绿色相融合的印记。

  在白帆摇曳的秦淮新河段,以自然生态、人文旅游、商贸商务、创意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滨河景观界面正在紧张施工,博大精深的“秦淮文化”逐渐弥漫。

  在绿阴如盖、浓缩世纪风云的百年老街长江路两侧,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江宁织造府等10多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正散发着古老却清新的味道。

  在31平方公里的背依钟山、青翠环抱的中山陵园风景区,207处有各类历史文物遗存迎接着旅客的到来,77%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为他们送去怡人的空气。

  在逶迤蜿蜒达23.7公里的明城墙外,西安门、东华门、神策门等一座座雄浑沧桑的古城门,在绿树、鲜花、清流的相伴中,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南京市“创森办”负责人说,南京在“创森”进程中将历史文化与绿色生态完美结合,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其卓然的风貌正被雕刻于世界名城之林。

  当然,这也是810万南京市民的共同心愿。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南通生态通廊:城市与自然交融的景观飘带

  部分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和对生态系统的忽视,导致了植被、土壤、河流和湖泊退化,从而引发了诸如洪水、内涝和水污染的危机。AECOM则一直伴随着南通这座城市的发展并且持续为其绿色建设出力,主要项目包括【详细】

苏州成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主宾城市

  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中国城市馆发布会3月29日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举行。中国城市馆发布了2018年度主题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