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名人故里开发成半吊子工程 投巨资后荒废

2012-08-24 08:56:08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耗资巨大的河南汝南“梁祝故里”如今一片荒凉,热热闹闹的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折腾了两年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地方,曾经争得面红耳赤的“名人故里”,建设过程却是虎头蛇尾。

  梁祝故里徒留景观树

  2011年10月,河南驻马店汝南县在梁祝镇“梁祝故里”景区搞了盛大的揭牌仪式,建了一座上面写着“梁祝故里”的牌坊,修通了通往“梁祝墓遗址”的道路,并在两座墓周围种了一些景观树。

  但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目前,除了牌坊、路和部分枯萎的景观树外,这个景区没有新的进展。河南汝南县梁祝镇官员告诉记者,该景区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原来计划投资的一位商人因其自身的经济问题而放弃了,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开发商。

  孙大圣故里只有接待处

  2010年,山西省娄烦县提出打造“孙大圣故里风景区”,规划修复原有的水帘洞、悟空出世石、猴王庙、老君庙和清凉寺等文物古建筑,新建南天门、御马监、玉皇庙和龙和晚照观景台等人文景观。

  但两年过去了,记者在该景区看到,除了绿化的5000多亩荒山以及四层楼高的接待中心外,景区其他规划还都没有实施。该景区开发负责人强俊奎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乏,包括荒山整治和接待中心,目前已陆续投入了6000多万,如果要实现规划,估计得上亿元。

  投资没回报或致荒废

  对于这个风景区的建设,当地政府并没有予以资金支持。在娄烦县旅游局局长梁俊杰看来,这个投资数额要用亿来计算。即使景区建成,梁俊杰对其回报也很担忧:“从点上来看,这个景区只有一个传说;从面上来看,娄烦周边没有出名的旅游景点,形不成旅游环境。”

  同样,汝南县“梁祝故里”也只有两个大坟塚和一些民间故事,缺乏深厚的文化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这一地区距离其他名声稍大点的景区如南海禅寺也在30公里以上,再加上通往“梁祝故里”的路非常差,所以要想吸引游客,投资将非常大。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仅梁祝合葬墓“遗迹”就不下十处,“梁祝读书地”、寺庙等“遗迹”更是不计其数。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梁祝文化园 荣膺园林绿化“钱江杯”

近日,梁祝文化园景观改建获2014年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钱江杯优质工程奖”,今年全省园林绿化行业仅三个项目获此殊荣。【详细】

邓小平故里创建国家5A级景区

2月27日,邓小平缅怀馆在邓小平故里开工奠基,该馆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缅怀其崇高风范的又一重要纪念场所。 【详细】

评论:林语堂故里30亿欲打造世界级文学小镇

说实话,平和县拟打造的“世界级文学小镇”,并未脱离以往名人故里开发的窠臼。一方面,同样和其他地方有“名人故里”之争。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林语堂故里”之争就在漳州市的平和坂仔和芗城天宝两地暗中较量,两地都建有林语堂的纪念场馆,坂仔的称林语堂文学馆【详细】

评论:名人故里避免盲目开发

耗资巨大的河南汝南“梁祝故里”如今一片荒凉,热热闹闹的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折腾了两年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地方,曾经争得面红耳赤的“名人故里”,现留下的只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