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美国人如何误读“中国园林”

2012-08-27 08:46:42    作者:佚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

  8月17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特展《中国花园:亭阁、书斋,退隐之地》(ChineseGardens:Pavilions,Studios,Retreats)隆重开幕。展览共计展出自唐宋至明清的60余件绘画、竹漆器、金属器、纺织品以及当代摄影,探讨中国艺术与文人雅士庭院造景的密切关系。此次展览展出的全部作品皆来自大都会丰富的馆藏,大多数由著名收藏家JohnCrawford捐赠,部分源自华侨王己千的收藏。

  《中国花园》由该馆的亚洲艺术部负责人何慕文(MaxwellHearn)策划,许多作品借用了1981年正式落成的艾斯特庭院(AstorCourt)来展示,将作品融入到园林景致之中,更好地阐释了作品发生的情境。

  被誉为“纽约的苏州园林”的艾斯特庭院,是由在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约翰·雅各布·艾斯特四世的儿媳妇艾斯特夫人所捐建。艾斯特夫人在年少时曾经在北京居住过4年,对中国文化不仅富有感情,且理解深入。艾斯特庭院取自中国苏州网师园原型,其材料构件均来自中国,中国政府甚至为了这座室内园林而重新开启已经关闭并被保护起来的“陆墓御窑”,特许砍伐四川特种树木“金丝楠”。

  美国人看“中国庭院”

  在古老的中国,无论南北,房屋后面的花园,或者说后庭,一直是住宅甚至宫殿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私人花园中,事实上隔绝了士大夫们与外界的噪杂,他们在这里谈诗论酒,中国文化中许多有意义的进展就是在花园聚会中发生,这也使得私人花园有着独特的意义,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更是反映了主人的品味与性格。在这个特殊的“庭院”中,曾举办了许多有意义的中国主题展。

  此次展览,开篇就令人震撼——明代袁江的巨幅全景式图卷《九成宫图》18尺宽分为12轴的尺幅描述了7世纪富丽堂皇的宫廷楼榭,以至于参观者必须骑马欣赏。作品看起来像是皇家的定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作品上的祥瑞题材以及雕梁画栋、充满奇石异卉以及穿着华丽的内容来看,这幅作品当初很可能是艺术家袁江所居的扬州一带富商订购。

  策展人的意图是希望观众通过园林版的场景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绘画及士大夫文化。但此图并不能是文人们期望或者现实中的园林场景。这件作品,只是比较浅表地反映了皇家宫殿之奢华。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展览的策划人对中国古典文人艺术的理解有失偏颇。何慕文很好地找到一个动人的故事——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和他退隐后乡间住所边五棵柳树,以及为了他围着高高围墙的私人花园。

  《纽约时报》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报道多来自著名的艺术批评家霍兰德·康特尔。他多次来过中国,甚至探访过苏州园林——他说,这里令他激动,但是容易迷失和感到压迫。他为这个展览写了一篇长文,他认为陶潜虽然出生在逐渐式微的仕官家庭,但是并不乐意做官。在40岁时候,他终于找到机会辞官,退隐住到乡下,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在他的笔下,陶渊明对退隐后与世隔绝的生活有些焦躁和担忧,但是又对自己生活的庭院非常满意,感到平静悠然。展览中创作于13世纪的《返乡》,作品中的陶渊明在湖中泛舟,对着自己即将到达的家和竖着高墙的花园张开双臂。

  虽然历史事实有些出入,并且作者对陶潜的隐居生活以及他耕种的花园理解并无误差,但这仍然不是中国文人眼中真正的庭院。

  大都会博物馆同样收藏了中国传统文人代表文徵明的作品,最有意思的是他关于园林的一个册页。曾在园林局兼任管理者的文徵明,为人低调谦虚——其实这是大多数文人的处事方式。大都会将其性格翻译为“不适合”的管理者,这或者也是西方人对中国古代文人性格的误读。在导览中,观众们知道,苏州的著名园林博物馆拙政园中的“远香堂”是由文徵明所设计。而事实上,在拙政园建园之初,就邀请了文徵明设计蓝图,体现了“虽在园内,而有山林深壑之趣”的特点,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明代风格。疏朗平淡,也是中国文人所追求之人生意境。

  皇家园林与士大夫园林

  展览中的矛盾在于,既要表现出中国士大夫文人的私人花园所代表的形而上思想,或者儒家的宇宙观,同时由于展品的丰富,又要展现作为统治阶层代表的大型园林或者皇家花园的富丽,以及其中诸如“君临天下”的寓意之作。后者有如《夏山图》,描绘了散置于重山中的基座庙宇,其中一座高耸的山峰特别突兀。传为宫廷画家谢环(15世纪中叶)的作品《杏园雅集图》卷,是朝中9位官员在花园聚会的场景——虽然体现了花园作为文人雅集的社交功能,但是却并非典型意义上的文人花园。

  然而,展览并非以年代作为主线索,而是按照展品的不同主题归类。事实上,这似乎有一些败坏了展览本身关于“花园”与文人思想的紧密关联。策展人何慕文介绍“庭院的象征意义从怪石的形状便可得知,太湖石石体多洞,并相互贯通,代表着通往另一世界的途径”。于是有了绘画作品专用的展厅——徐扬华丽的《仙山楼阁图》扇面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就是其中的佳作。后者描写了与两位采药者误入世外桃源,返乡后发现已过七年。

  展览中的另一幅作品则非常好的阐释了文人对于私人花园的理解——明代艺术家钱谷创作于1560年的《兰亭集叙卷》。画面上记录了早于艺术家本人几个世纪的一桩文人雅事。某个明媚春日,士大夫们在兰亭中聚会赛诗,所有人都喝醉以至于不能写字,只有书法家王羲之除外,他挥毫写下散文《兰亭集序》记录了这件有意思的事。钱在他的画作中,很好地描述了此情景,他抓住了众人的微醉状态而并没有将之变得诙谐搞笑,将花园本身以及弯弯曲曲繁茂如龙尾般的树作为画面主角。

  钱谷之所以能够将这件韵事描绘得如此有意境,处理得恰到好处,是因为他的老师文徵明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家兼园林设计师。如果说,钱谷将当年在亭阁之中发生的历史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那么他的老师文徵明才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

  有趣的是,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是传统的《莲花图》轴册(1300年左右)与当代艺术家路易斯·康奈尔在杭州西湖拍摄的正在干枯的巨幅莲花并列,以此来象征中国园林文化的变迁。当代作品与古代艺术同时出现在一个展厅并不罕见,但是这种隐喻却令人啼笑皆非。

  无独有偶,这其中的一些作品将参加上海博物馆60周年馆庆特展《美国藏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观众们可以一睹风采,也可以从中国本土的布展情况来理解中国古典绘画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境及士大夫们的宇宙观。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花海在景观中的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详细】

安徽推行城镇园林绿化林长制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相关工作方案要求,2018年建立城镇园林绿化林长制相关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2020年修编完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完善城镇生态网络规划、全省所有城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详细】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对于花园的道路来说,观赏草可以构成令人喜悦的道路边缘,但是,这样的边缘需要很精心的维护,否则景观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为了边缘草坪的修剪,宽阔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机来修剪;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沿道路两旁的缓坡地形【详细】

河北衡水:以园林绿化打造城市“高颜值”

  近年以来,我市(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绿化不断升级,改变了原先单一的绿化格局,谋划实施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重点绿化建设项目,全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9%,绿地率达到36.91%,人均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