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村镇规划无需太多面子工程
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城乡规划勾勒了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李永洁表示,村镇建设中,不但要重视规划的先导、统筹、管控作用,还要提倡做到尊重自然,保护、发掘、应用历史遗存。
现状 覆盖率和质量不高
李永洁指出,在规划领域,无论从国家还是省的层面来看,都长期存在重城市轻乡镇的现象。广东村镇规划的实施情况亦不容乐观,规划编制的覆盖率不高、管理不严、质量与水平也不尽人意。她告诉记者,目前通过扶持,省内277个中心镇完成了总体规划,可还有一些镇从未编制过规划;至于村一级,差距则更为明显:“全省14多万条村,规划编制的覆盖率仅达到45%,仅达全国中等水平。”另外,珠三角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村镇规划编制的情况稍好,而在欠发达地区,对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可能更重视某个项目的短期利益,而不是从整体规划的角度去考虑。”李永洁举例说,某地把一个新上马的电厂项目建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可能出于企业发展的考虑,但从规划的角度来讲并不合适。可是,这种规划给项目让路的事件在现实中是屡见不鲜的。
村镇规划现状不太理想,当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李永洁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规划编制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地行动起来,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上级部门应适当引导、扶持,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上给与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据我了解,乡镇层面的规划专业知识欠缺,乡镇规划管理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个部门往往要分管多个事务,从而导致管理的缺位,甚至有些地方既无机构也无人员,这样又怎能做好乡镇规划呢?”李永洁认为,如果不强化职能,配备专职人员,在规划意识本不强烈的乡镇地区,规划落后局面难以打破。
实际上,除了不重视规划,村镇规划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出现了大拆大建,盲目追求拔农根、去农味儿。李永洁尤其指出,“有新屋没新村”的现象比较普遍;也不太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出现了“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情况;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不重视,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破坏了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而且,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人口多、分布散、经济实力薄弱,快速增加的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超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公共财政长期忽视对农村的投入,造成村庄公共设施只能因陋就简,对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欠账严重,农村人居环境不容乐观。“尽管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有所加大,农村面貌得到了改观,但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李永洁说道。
原则 简单可行保护生态
记者了解到,按照《城乡规划法》,村镇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则为5年,与城市规划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村镇规划更宜遵循简单明了、浅显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李永洁认为,尤其是村庄规划不宜过于复杂,只要有村庄的布局图、现状图、设施图即可,要让村民看懂,而且最好能够一步到位,把每户的用地都安排好。她提醒说,村庄规划要牢牢抓住实用的原则,无需太多门面装点、面子工程,其标准非常简单:“能满足村庄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即可。”同时,李永洁也强调,我省村庄规划的重点是村庄整治,即着重在环境上的整治,而不是对村庄格局进行太多的变动和调整。
除了技术层面,李永洁认为,村镇规划的重点亦与城市有所区别:“农村与城市的情况不同。城市是通过技术和工程手段改造出的一种人工生态复合环境,而农村、农业则要通过保留、保护的办法来维护与人类共生的生态环境。毕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之本,农民的生存之本。”
田园特色的保持,如何在规划中得以实践呢?首先,要保护生态和农村特色。李永洁说:“村镇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传统村落布局、资源、地貌、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这也是村镇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
其次,是保持乡村生态循环。她解释说,乡村居民的生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良好的环境,所以,维持干净的水、土壤、良好的生态系统应成为村镇规划的主要目的。而且,这也将成为脱贫致富之后农民的第一需求,更是吸引城里人下乡旅游、定居的主要因素之一。“村庄周边的区域对农民的资源供应能力、与农业农村的生态共生能力和废物吸收分解能力是限定的,所以村镇规划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的承载力。”
保护生态,最关键的还是尊重自然。李永洁认为,村庄的“建成区”往往叠加在比它大几十倍的农田之中,规划应列明管制重点,如基本农田、湿地、水资源、生态用地等对村庄日常运行和安全有关的地域,应该成为村镇规划管制的重点。“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不一样,村庄与自然环境是共生的,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村庄的生存环境。”
关键 挖掘利用历史遗存
“一方面应该尊重自然,村要有村的味道,村庄建设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最佳;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发掘和利用。”李永洁指出,村镇规划在注重和谐自然景观的保护之外,也应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注重独特风味特产的开发,注重浓郁乡情民风的传承和开发,注重乡村休闲生活的展示,注重优美田园风光的利用。
历史文化遗存,往往代表着某个地方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特色风貌的历史文化脉络,可视为一种独特的地方记忆载体,如果在村镇规划中得到妙用,定能成为提升村镇建设品位的“点睛之笔”。李永洁告诉记者,目前历史文化遗存面临被拆、被破坏的情况严重,已经到了亟待拯救的边缘,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联合多部门对传统村落进行调查,后期可能还有一些保护的工作要跟进。广东省多市已向省住建厅推荐了500多条传统村落。
重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村镇规划首先是要做的是保护文化载体,避免其受到更大破坏。李永洁认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假如整个建筑格局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文化,比如说围屋体现了客家文化,具有完整保护价值,就完整保护起来;假如不完整,那么就可以将其中的祠堂、庙宇、古井等历史遗存保护好,而且尽量修缮、利用,继续发挥价值。既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又能促使人们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历史遗迹。具体到修缮,她建议说,“假如这是具有浓郁岭南建筑风格的历史建筑,那么我们要考虑保留其传统的风貌,针对性地编制保护规划并划定控制保护区域,修缮时尽量使用当时的工艺和相同的材料等等。”此外,她提出,还应该尊重和保护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地域的民风民俗,体现了地域文化特征与自然特征相融的文化脉络。
如何做到既保护历史遗存,又让旧村换新颜?针对这一问题,李永洁也给出了一个答案:“假如这个村镇的建筑格局、自然条件较好,保留又相对完整,但实在不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那么不妨当作特色文化保留下来,可结合旅游业开发,新村则另外选址重建。”同时,她告诉记者,早先广东省住建厅和广东省文明办组织开展了新农村住宅设计竞赛,并将评选出的优秀方案汇编成《岭南新民居———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这本图集编录的设计方案颇具水平,既注重实用性、经济性,又传承岭南建筑文明;既考虑农民不同生活方式的需要,又注重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在图集已经免费提供给全省有关建设单位和广大农民朋友,建房时可以参考使用,而且建设中如果遇到有关技术问题,还可以及时向广东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反映,以便尽早得到帮助。
建议 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各地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日益提升,但与此同时,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布局散乱、基础设施短缺、生活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村容村貌不尽人意的局面也普遍存在着,李永洁指出,推进村镇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刻不容缓。
李永洁认为,要抓住当前村镇规划中存在的核心矛盾,才能有效推进村镇规划工作。她建议,要抓机构、抓人才、抓试点。首先,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她告诉记者,基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责任重大,因而要强化县镇政府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加强机构与队伍建设,配备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保证必要的服务经费。而且,她提出,农村建设涉及范围广、环节多,要想管得了、管得好、降低管理成本,必须创新基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机制。她介绍说,目前,广东省有的地方已有了如下的探索:创新基层政府村镇建设管理模式,推行推进分局管理制,中心镇和大乡镇设分局、中等乡镇联片设分局、小乡镇巡回管理等,合理配置管理权限和管理力量。另外,应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和完善相关制度,鼓励和引导专业化规划设计单位主动为农村建设提供规划、建筑设计等全方位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建设的组织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水平。其次,应建立培育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的机制,比如对村镇规划人才定期培训,采取激励机制,让专业技术人员愿意到基层工作。此外,还应该在全省范围内挑选试点,打造示范村镇,以示范效应带动全省村镇规划的快速发展。
除了健全规划建设管理制度,还必须加强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李永洁认为,必须尽快立法,解决农村建设活动管理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的问题。此外,要建立村镇规划建设民主管理机制,落实农村“一事一议”要求。要通过农民自立、村庄自治、村民自筹、上级补助、乡规民约管理、村民投票等,来确定村庄整治决策,公开账目,让农民心服口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和建议,采取民主程序,由农民决定村庄整治的内容与方法,由农民投票决定整治或建设项目。
在资金筹措方面,李永洁认为,可以尝试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持村镇建设的制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市周边地区和城镇密集地区,可依据规划,统一建设一批覆盖城镇和农村的区域性公共设施,推动城镇公共设施向农村周边地区延伸,以城带乡,逐步实现农村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科教文卫等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另外,可根据村落聚集的不同,因地制宜,既建设一批相对集中,为周边服务的片区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建设一批为分散村庄服务的独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她告诉记者,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政府应根据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目标,结合公共财政能力,提出并公开发布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性目录,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编制村庄规划。这种以奖代拨、以补促投的机制,将在村庄整治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一方面,应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的多方参与制度。李永洁认为,除了传统的筹资机制以外,应该鼓励结对帮扶,广州市已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根据村庄整治的近期目标和农民的意愿,帮扶单位出钱、出力、出关系为农民解决实际难题,提供实际帮助。”不过她也提醒说,结对帮扶一定要按照规划进行,不能认为结对单位擅长什么专业,农民就得要承受此类专业服务。同时,要签订协议,明确帮扶职责,并公之于众,力戒“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防止短期行为。
特色村镇
增城市新塘镇西南村:十分注重规划,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确定了居住区、工业区、耕作区和畜禽养殖区四大分区,形成了良好的村庄布局。居住区采取规划建设新村、抽疏整治旧村的办法,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然、适合居住的人文环境。
新兴县六祖镇龙山塘村:将水系、农作物和土地作为主体,在宁静中营造自然所特有的柔和美和年代美,从而使村落成为一个整体,使人强烈感受到地域独特性,分享“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牧童、竹笛、酒旗”这样的乡村美感;产生“心灵的故乡”的安全感和安逸感。
李永洁介绍说,龙山塘村的村道巷道已全部实现硬底化,建设了一条环村栈道和一段麻石路,在栈道、村道两旁进行了绿化、亮化景观改造,见缝插绿,广种植被,营造了绿树掩映、屋在绿中的美景。仔细看时,会发现该村建设基本是就地取材,比如村口的候车亭使用竹子搭建而成,既美观又经济,还与当地村落古朴的景观融为一体,十分协调。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龙山塘村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突破口,把日常生活污水通过地下PVC塑管全封闭排入厌氧池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排放,尾水用于农田灌溉,雨水则通过明渠,进入新挖的人工湖(水塘),从而实现“雨污分流”。此外,他们新建的农民新居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立面、统一风格,建成后将成为村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zhaoxi
相关阅读
中规院总规划师建言成都公园城市
9月27日,2019公园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成都举行。14名公园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成都,共商公园城市的发展。【详细】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杭州召开
记者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水准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这是继首届年会在杭州举办后,时隔18年再【详细】
地方品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至关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详细】
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汇报。他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