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温州:我们的城市在变美
城东占地800多亩的杨府山公园,绿意盎然。
九山公园二期即将完工的栈桥。
古典园林式的墨池公园,小巧玲珑。
市区塘河两岸绿地景观在不断增加。
瓯江路沿江防洪大堤上的绿色长廊。
白鹿洲公园里人工湖边的小桥、绿树,草地。
住宅小区里的绿化也越来越好。
杨府山公园里的长廊、绿地。
人工湖景观给城市增添了灵气。
绿色凝结着生命和灵气,绿色带给城市活力。近年来我市绿化成效显著,这两年累计新建城市绿地1499公顷。截至今年6月,我市建成绿地面积为480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达166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32平方米。在《温州市区园林绿化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有八成市民对市区园林绿化工作表示认可。
不断刷新的增绿数字背后,是城市绿化进程的一个个脚印,记录着城市的美丽蜕变,传递着自然的亲切,也传递出城市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文脉。近段时间,市区蓝天白云天气颇多,记者徜徉几处新公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绿地景观给城市带来的美丽和惬意。
城东杨府山下,沉睡十年的荒地变身为公园,园内种植6000余棵树木和大片的草地,绿化率达到了70%,成为城东市民的绿色客厅。九山公园二期是城西的亲水花园,两岸亲水河道的景观相映成趣,老墙、花窗、宅门唤起市民的老城情结。城市南面,白鹿洲公园则是一座现代花园,大气的地雕与浮雕,湖面的拱桥,粉墙黛瓦等江南水乡的独特建筑和亭台楼阁,融入一派现代园林气息。一条沿江防洪堤景观带公园沿着瓯江,在城北围成一道绿色长廊,或常绿或落叶,四季相宜形成流动风景线。老城中心,小巧的墨池公园如同点睛之笔,传承古典园林顺道自然的手法,将“小中见大,咫尺山林”传统造园法挥洒极致。
据了解,今冬明春,我市还计划建设城市绿地2400公顷以上,突出我市“山水城市、山水园林”的特点,重点推进城区内山地公园和滨水公园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已建绿地改造提升和其余创建指标的查漏补缺和攻坚落实,确保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指标要求,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编辑:dongjing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园林中阳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阴影中的草坪
对于花园的道路来说,观赏草可以构成令人喜悦的道路边缘,但是,这样的边缘需要很精心的维护,否则景观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为了边缘草坪的修剪,宽阔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机来修剪;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沿道路两旁的缓坡地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