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最年轻省会城市的绿色崛起

2012-09-13 08:49:20         来源:海口网     浏览次数:

  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和“养眼、养身、养心”的幸福城市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海口绿色发展给出了一个答案:39%的森林覆盖率满目青翠;可以罐装出口的空气清新宜人。

  椰风海韵醉游人的海口,这座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中心城市正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全市林业经济产值和森林旅游生态价值228.88亿元”、“国家级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县”等一项项殊荣见证了海口的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数据显示,海口在2011年完成造林16816.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而新制定的2012-2015年绿化宝岛行动计划更是彰显了他们的雄心壮志———2015年海口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

  增强城市生命线塑造景观海防林

  海防林被誉为沿海城市的生命线,在海南岛1528公里海岸带上,海防林已基本合拢。据海口市林业局营林处负责人介绍,早在2007年7月海口就成立了市沿海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沿海防护林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工作。在随后的3年间,我市完成沿海基干林带造林面积5000多亩。时至今日,海防林建设已成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快海防林建设的步伐,林业部门近年来一直都在努力,通过制定众多措施进行营造和保护。”这位负责人说。

  作为省会城市,海口土地资源珍贵,林业用地少。为抓好海防林建设,市林业局与相关单位签署《海防林目标管理责任状》,并编制年度沿海防护林造林作业设计,同时依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把林种、树种落实到地段。数据显示,仅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市林业局就培育了150万株木麻黄、100万株马占相思和3万株海棠苗木,专门用于营造海防林。在绿化宝岛工程建设启动后,海口将再度发力,将海防林建设纳入“八大绿化工程”之内。作为海南沿海防护林主要的造林树种,扎根于沙土中的木麻黄具有速生、抗风、抗沙埋、耐盐碱及海潮短期淹渍等特性,是优良的海防林先锋树种,不能忽视的是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海口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下一步的海防林建设将在巩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提质增效建设,着力打造海岸生态保护和景观美化功能兼顾的生态景观林带,在纯林中引入景观和乡土树种,把纯林逐步改造成生态好、品质优、景观美的混交林。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云南的花,海南的叶”,在花卉行业有这样一句盛誉。海口市林业局表示,海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切叶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近几年,我市鲜切叶一直占有全国鲜切叶市场约80%的市场份额。“海口市的花卉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1年全市花卉销售额已达6.7亿元!”市林业局产业处负责人介绍说,近5年来,海口市花卉种植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截至2011年底,全市花卉种植面积5.4万亩,占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的56.9%。目前,全市有花卉企业309家,专业合作社17家,花卉从业人员约2万多人,花农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我市花卉产业的区域特色正在逐渐形成。”林劲告诉记者,海口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发展热带花卉和反季节花卉的独特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富贵竹、散尾葵、龟背竹、巴西铁、鱼尾葵、春羽、朱蕉等热带切叶花卉的主产地。2008年,海口市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级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正在崛起,如云龙的散尾葵、演丰的观赏苗木、旧州的发财树、灵山的富贵竹等。

  丘海大道延长线花卉社区欣奥园艺的经营者曾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我市的花卉市场越来越火,他们种植的观赏苗木和盆景销售连年增长,像在宾馆和酒店摆设的发财树供不应求。“如今的产销两旺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曾女士说,林业部门规划建设了大型花卉苗木交易市场整合资源,把他们这些散户集中起来,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据悉,为加强对花卉产业的管理工作,海口市林业局于2007年设立花卉办公室,抽调专人专职负责花卉产业管理工作。2008年又成立了花卉协会,并建立了“中国海口热带花卉网”。花农们说,协会的成立,加强了政府与花卉企业及花农间的沟通,推动了花卉业健康发展;网站的开通,为花农生产、销售提供了信息和交易平台。在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花卉交易市场———海南花卉大世界,现已有国内外153家企业进驻,2011年销售额达到2.8亿元。由林业部门引导、海南花卉大世界举办多年的迎春花市,仅此一项就带来近亿元的成交额。

  一枝独放不是春,在花卉强市的建设思路中,我市始终注重对花卉产业的引导与扶持,在南渡江畔,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的海口国家兰花产业园即将吐露芬芳。这个占地面积1万亩的产业园,将带动农民种植兰花8000亩,每年将为当地农民创造3.2亿元产值。同样在紧锣密鼓实施的千亩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项目,计划建设成集研发、物流运输、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际性花卉交易市场,将直接或间接带动至少10万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周边花卉相关产业的产值达15亿元以上。由上百家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和个人整合成的综合花卉产业基地“十里花卉长廊”,将是计划中的海口市旅游风光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海口生态名片。《海口市十二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力争我市花卉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质的飞跃,将海口建设成全省全国的热带花卉强市。

编辑:lia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业农村部7月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将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详细】

国际风景园林与绿色发展交流会在秦皇岛举办

国际风景园林与绿色发展交流会在秦皇岛举办

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和中国的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风景园林与城市发展之路,探索滨水城市、海绵城市、特色城镇的景观设计与实践【详细】

海口:湿地入城美如画

  近年来,海口市用生态修复的方法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体面积逾720万平方米,建成区32条水体中31条告别黑臭。据介绍,海口生态修复带动湿地入城,不仅改善水体水质,增强生态自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