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最年轻省会城市的绿色崛起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下产业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下产业,是我市林业部门“生态立林、产业兴林、科技强林”的真实写照。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的显著优势,是林改后农民发展林业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市实现绿色崛起的又一出路。省林业厅厅长关进平在我市演丰镇橡胶林下套种散尾葵示范基地调研时就强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开展林下种植,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成功实践,值得在全省推广。
将传统散尾葵种植和橡胶林下间种散尾葵作比较,传统散尾葵种植每亩第一年投入11700元-13800元,橡胶林下间种散尾葵投入则为4400元-5100元;传统散尾葵种植每亩每年纯利润3000元-5100元,橡胶林下间种散尾葵每亩每年纯利润7500元-8200元。
林间种散尾葵,投入少、收入稳、利润可观,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在演丰镇,目前已有50多户农民在橡胶、槟榔等林下种植约400亩的散尾葵、发财树、富贵竹等,每亩每年至少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美兰区今年计划林下种植散尾葵4000亩。
在海口这座四季常春的绿色之城,适宜于养蜂的蜜粉源植物丰富多样,据预测全市可饲养蜜蜂8万-10万箱,如转地放养可超过15万箱,养蜂业总收入可达8000万元以上,蜂产品深加工产值可达8亿元。为迅速壮大海口养蜂业,海口市林业局正积极谋划发展。
2011年,海口下发养蜂业发展扶持基金方案,并安排2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计划以每箱补助100元的形式扶持养蜂2万箱。在鼓励养蜂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养蜂农户向农村信用联社贷款扩大规模的同时,林业部门正在筹建海口市养蜂业协会,未来将在养蜂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新成立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6个,林下养蜂农户已发展到680户,从业人员1800多人,蜂群总数达22791群,新增15311群。
海南沉香,自古闻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森林旅游的开展,沉香的价值与功能渐渐被国人重新认识。海南具有开发和培植沉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将成为林业经济提升的重要途径。海口林业部门抓住这一契机,培育珍贵沉香树种十万株无偿发放,通过倡导林农房前屋后种植、合作社集中种植、龙头大型企业示范种植等,带动海南沉香绿色产业发展。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也是林业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口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负责人说,人工繁育驯养野生动物,可以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还能间接地减少盗猎和有效保存野生动物种源。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野生动物产业已初具规模,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都有分布,已形成了以大型养殖场为龙头,中小型养殖场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市有野生动物养殖场30多家,驯养动物近30种,主要有龟、蛇、果子狸、虎纹蛙等,2011年产值近6000万元,解决就业3000人,预计2012年产值将达到9000万元。
在海口市桂林洋农场的农村中,养殖果子狸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法门,并在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仅在当地就有48户农民办起了果子狸养殖场,养殖规模从数十头至数百头不等。“果子狸饲养一年后一般已达到10斤至12斤,出栏价每斤120元,成本只有400元左右,收益惊人而且供不应求。”当地最早一批养殖果子狸的村民曾祥壮介绍,他的养殖场现在一年收益可达到30万元左右。
我市的野生动物驯养在壮大规模的同时,正不断向精深加工及多样性发展。比如我省养殖规模较大的蛇类,在满足食用的同时还可开发蛇胆、蛇皮、蛇蛙油、蛇蛙膏、蛇鞭、蛇毒等产品。而作为我省养殖动物出口的龙头企业,海南金港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所养殖的实验猴已出口欧洲、美国和日本,年出口额近5000万元,成为了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市林业局负责人在采访中说,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野生动物养殖业指明了一条出路,重点发展产品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大和开发潜力大的野生动物养殖品种,对于实现我市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森林旅游正在兴起助力旅游产业腾飞
距今2.7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形成了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之一,如今郁郁葱葱的原始植被,点缀枝头的龙眼荔枝,千姿百态的熔岩奇石,令距离海口市区仅15公里的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了城市“绿肺”。这座融火山文化、生态园林、特色建筑为一体的主题公园,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
在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这片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森林”,是各种鸟类与虾蟹的天堂,也是游人感受大自然魅力的乐土。
在海口,散布在乡间的一条条绿色林荫小径已成为城市人流连忘返、休闲放飞心情的场所。海口大坡镇的田心村,蔚蓝的天空下,白鹭与白云齐飞,一幅幅人鸟和谐温馨的画面令人们不禁对鹭鸟天堂心生向往!
市林业局林政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口已建成了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田心村鹭鸟保护区为核心的两大自然保护区,加上以东山湖野生动物园、火山口地质公园、金牛岭公园、万绿园、西海岸等绿色旅游景点为代表的城市森林,全市森林旅游景点达到10多处。我市林业部门还坚持发展“绿色小康村”,认真做好规划,无偿提供种苗给农户造林。据悉,市林业局仅2011年就无偿发放苗木115万株,扶持了36个绿色小康村和1620户绿色小康户。如今这种引导农民开展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做法已成为了海口林业部门的工作特色。
数据表明,2007-2011年海口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77.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5.53亿元。按照国家林业部门的科学测算方法,森林旅游按旅游总收入的1/4计,则2007-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森林旅游游客869.45万人次,森林旅游价值83.88亿元,再加之2007-2011年全市林业经济产值145亿元,仅此两项合计,全市林业经济产值和森林旅游生态价值达到228.88亿元。2011年10月“中国森林博览会暨全国森林旅游工作会”在海口成功举办,正是对这座森林覆盖率达到39%的绿色之城的肯定与褒扬。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劲表示,我市近年来通过加快造林绿化、退耕还林、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合理有序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等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与此同时,森林旅游也为提升海口旅游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liang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北京:数字技术立体化展现壮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撑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风景。然而,在实地探访时,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位都无法一览全局。实景三维系统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人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中轴线的独特神韵。记者近日获悉,借助数字技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