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宝座"诞生记
9月17日上午,八达岭陵园,云淡风轻。
“长城第一人”罗哲文的骨灰被封入地宫,陪伴他的是一瓶产自他家乡四川宜宾的白酒。罗哲文的陵墓——“宝座”——坐落在长城脚下,一如老人生前的端庄、儒雅和朴素。
这是一片新辟的墓地,环顾周围,只有罗墓,再无伴者。举目处,可见巍峨的群山和蜿蜒的长城。
“宝座”出自罗哲文最年轻的弟子赵琛之手。
此时此地此景,斯人斯貌斯德。赵琛凝望恩师的“宝座”,内心悲喜交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6月29日深夜,赵琛一夜无眠。
半个多月了,这位古建专家、东北大学的品牌学教授,陷入了苦思之中。面对恩师的墓碑设计,这位向来创意无限的教授,竟有些才思枯竭。
此前,他的第一方案是把罗墓设计成“罗园”:以“长城”为墙,院内砌筑水道(取大运河寓意),两边分设石墩,上面标记城市,闲暇时,可供人休憩……
师母看后,温和表态:“陵墓哪能做这么大。”陵园有标准,不能超出3平方米。
莫谓我道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恩师的丰功伟绩,如何凝缩在环抱之域?
夜半,赵琛打开电视来调整情绪,冥冥之中如有神助,电视台播放的正是罗哲文谈修复布达拉宫的节目。
赵琛立马想起了恩师的巨幅挽联。那天有人建议烧掉挽联时,赵琛执意留下收藏。他说:“读书人不拘俗法,只贵事理。”此时,挽联在眼前扶摇而落,幻化成座椅模样,而挽联中的每一个字似能发声,宛如天籁……想到此,赵琛一挥而就,“宝座”成了!
7月1日,师母同意了这个方案。
大师兄李瑞森看到方案,眼睛亮了,说:“老师未来能成神仙了。”师兄马炳坚为方案题字:立意高远,方案优秀。
……
9月9日中午,八达岭陵园,秋暑逞威。
这天,罗哲文陵墓工程竣工。在方案确定后的60天里,赵琛南下选材,北上施工,如今,“宝座”建成,虽难掩疲惫,但他心中畅快。
“宝座”所用的罗陵石材选自福建泉州,是举世闻名的福建青。石材由惠安女工雕刻,加工尺寸全经鲁班尺测量,施工工艺采取古制。
施工难,最难在地宫。八达岭陵园里不乏十几年施工经验的老工人,他们看了图纸,都说没见过这么修陵墓的。赵琛透露,地宫处处有玄机,单就石门而言,就大有学问,两扇石门的对缝处自外而内呈Z形,薄物绝难插进。
施工难,其次是墓碑。“宝座”上布满罗哲文元素:椅背的曲线宛如长城,东起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西至嘉峪关。椅脚处是一块刻绘大运河图案的青石。两侧扶手布置罗哲文的重要作品,一侧8部,共16部。这些书籍由石材雕刻而成,与座椅浑然一体,两侧摆放自然,给人有翻阅之感。施工中,尽管现场指导得力,但稍一疏忽,椅背曲线的长城垛口就被工人铸成“遗憾”:台阶状被改为凸凹状,赵琛为此叫苦不迭。
“宝座”符合风水学原理,前临智水,后靠仁山;左设青龙,右立白虎。两侧石书分布也有寓意,东侧放与儒、道有关的书,如《中国名祠》《中国名观》等,西侧放与佛教、陵园有关的书,如《中国名窟》《中国名塔》等,此谓儒释道三教护墓。
罗墓主碑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墓志铭,正面只有三个金字:罗哲文。字取自罗哲文手书。主碑两侧刻写上挽联的内容:修长城修故宫参襄国徽设计无愧文物卫士;护名城护运河舍身文化遗产堪称古建护神。
“宝座”诞生,事业未竟。
采访赵琛,记者深深体会到的是他的“孤独”。谈及古建事业的明天,他喃喃地说:“梁思成先生的未竟事业,罗老接着做;罗老的未竟事业,我们接着做吧,接着做吧。”
……
罗哲文简介:
罗哲文,1924年生,四川宜宾人,是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其主要着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赞》《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2012年5月14日,罗哲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编辑:dongjing
相关阅读
女孩穿越新藏线不幸去世 热心人接力助运送遗体
本想在拉萨度过自己第31个生日,谁料却在穿越新藏线时因高原反应不幸离世,上海姑娘金玲的生命永远停止在她最爱的旅途上。为了让女孩的父母在女儿生日这天能见上她最后一面,热心驴友和网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详细】
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遗体告别仪式昨日在京举行
昨日(20日)上午9时,天色阴霾,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与此同时,中国长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八达岭也举行了一场追思会,纪念这位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的老人。【详细】
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驾鹤西去 享年88岁
经多方证实获悉,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已于14日晚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另据《法制晚报》报道,有关部门已初步确定,罗老的追悼会将于5月20日,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详细】
郑顺兴正式成为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弟子
郑顺兴正式成为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弟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