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012-09-28 09:02:52         来源:华商报     浏览次数: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迎来省上初审,64项指标已有48项达标

  19日至20日,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初审团团长张文亮带队来咸,审查咸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并进行意见反馈。据了解,咸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8大类64项技术指标已有48项达标,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先后建成市区绿化广场15个

  2010年,咸阳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成功后,遂作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决定。近年来,全市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效遏制了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连续3年达到318天以上。

  从2009年至2012年,咸阳市进一步扩展城市空间,以城市主干道环境综合整治、拆墙透绿、街头绿地、公园绿化、线网落地等项目为重点,突出城市景观建设。

  先后建成市区绿化广场15个,大型城市绿地21处,街头绿地60多处,并实施5个改扩建绿化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大型公园10个,形成沣渭两河天然氧吧。

  截至2011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07公顷,绿化覆盖率10.43%,园林绿地面积2289公顷,绿地率34.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6平方米。初审64项指标48项达标。

  2012年9月19日至20日,由张文亮带队,组织省内园林绿化、咸阳市政设施、城市规划等方面专家,依据《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对咸阳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实地初审。

  初审团专家吴建华表示:“咸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8大类64项技术指标48项达标,16项未达标。”

  希望通过创园改善生活质量

  经过连续两天的实地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近年来,咸阳市实施“生态优市”战略,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突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品位稳步提升,城、河、塬一体,林、花、水交融的城市特色初步显现,经过综合评定,咸阳市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尽管如此,咸阳创园依然存在问题,诸如创园专题片制作不够详尽具体,画面重复镜头多、时间较长。园林绿化遥感监测基础资料还不具备上报条件等。

  “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咸阳一定要认真逐条研究、整改落实到位。”张文亮说,创园只是抓手,目的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搭建生产生活平台,让老百姓通过创园,思想、素质、幸福指数都能够得到较大提升。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住建部关于命名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的通报

国家住建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命名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的通报”中命名浙江省杭州市等4个城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河北省辛集市等35个城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河北省魏县等79个县城为国家园林县城、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镇等19个城镇为国家园林城镇。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详细】

江西率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

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国家森林城市达到7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城市就是园林、森林,出门就能见绿,江西优越生态环境让每个人受益。【详细】

甘肃秦州:栽植苗木60万株冲刺国家园林城市

今年以来,秦州区深入实施“生态美区”战略,以造林绿化、生态美化为抓手,着力在抓好四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全区生态环境,夯实宜居、宜业、宜游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生态基础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