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未来
中国房产市场现在正在经历一个在经济上的减速期,但在我看来,这个短暂的经济减速只是从以前的这种白热状态变成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稳定的经济活动。中国的市场依旧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现在的调整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把低端的不适应市场的竞争者逐渐淘汰掉。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设计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我们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在城市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怎样控制一个已建好的城镇的规模以及对城镇之外比较原生态土地合理的使用问题。
很多原来的二三线城市都在着力提高他们的城市形象,并为当地人口提供一个越来越宜人的生活居住环境。根据现在这种城市化速度,出现了越来越多土地使用上的矛盾,也就是用地紧张的问题。中国的一二五计划也着力强调农村的土地不能用于开发用地。我认为,城市综合体将会是未来商业开发的重要方向。
根据城市不同,我们也试图探索不同的交通模式,海南海口的范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项目。把海口的港口进行再开发,打造一个综合用途的综合体,既具有海港的功能,可以引入游艇等,也增加了一些商业开发的用途,从而把水岸线打造成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未来的中心。在南昌,青山湖的项目是市内最后一个濒临湖岸再开发的项目,把原来使用不当的土地重新转化,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社区。
中国的很多指标在一开始制定的时候是很不合理的,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如果一直遵循它,比如说我们的退界线,我们的用地比例、密度,绿化率等,这样会导致每一个地块做出来都是千篇一律的产品。
怎样才能在不断复制的产品里面更加符合当地的城市机理和文化?由于我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背景,作为建筑师的专业人士,对这样的问题也非常敏感。在进入一个陌生城市的时候,我们会对当地的文化和背景环境有充分的研究和调查。我们没有办法去实现任何一种单一建筑功能的最优化,这本身是对城市资源的一种浪费,对用地的一种浪费。
中国市场发展的很快,20年前跟10年前和跟今天的都不一样。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开发商会让我们去设计一个完全西方模式的东西,因为那时候市场追求的就是这种产品。很快地,我们发现这样的策略是不对的,因为在西方可以成功的产品拿到中国来,必须要适应中国本地的环境、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因此,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但是这中间我们需要做出很多取舍,去赢得对市场、对建筑、和对本地文化的一种追求和保持一种平衡。我们带给它什么样的理念和产品,我们的产品将来会给城市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希望中国能够推广“高效能”设计(Performance-drivenDesign)的设计理念,这是以建筑的功能表现来实现建筑价值的衡量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比如节能分析软件,来分析建筑幕墙的表现;可以实现具体的量化,比如说具体有多少光能能够进入室内,热传导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表皮材料的选择,进一步避免不利因素,同时尽可能大的发挥室内和室外的各自优势,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的人体工学环境。我们认为这样的衡量体系逐渐清晰,才能让城市空间不被浪费。
编辑:heyan
相关阅读
上海浦东足球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正式获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体育评论员姬宇阳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东足球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正式获批,作为上港新主场,浦东足球场是能够满足FIFA国际A级比赛要求的专业足球场,球场固定坐席数为33765个。(图片来自姬宇阳微博)【详细】
推进建设弹性城市 解决交通问题要靠规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一论断对我们推进【详细】
农贸市场需不需要导视系统规划设计?
传统的农贸市场并没有明确的导视系统,初来乍到,进了农贸市场往往一头雾水,走哪算哪。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如果大型农贸市场,没有一套全备的导视系统,买菜的顾客,会向走迷宫一样,浪费宝贵的时间。那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