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12位院士简介

2012-10-18 10:09:49    作者:春江 整理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北京林业大学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和科技部部长在内的两院院士12名,院士们是北林大的最优秀校友代表,更是国家的珍贵人才和宝贵财富。12位院士名单如下:

沈国舫   关君蔚   陈俊愉   孟兆祯   朱之悌   尹伟伦

徐冠华   张新时   王   涛    唐守正   李文华   汪菊渊


沈国舫

北林 院士 中国风景园林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森林培育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在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速生丰产林培育、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及城市林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填补了许多空白。

  1986-1993年,在担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期间,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他致力于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及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等宏观研究,对我国林业重大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介绍

  沈国舫原籍浙江嘉善。中学时代他是在名牌中学上海中学度过的。他聪颖好学,成绩优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农业大学。1951年7月,他被选派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生,专业方向定为造林。8月中旬,周总理亲自设宴为他们饯行。到苏联之后,他被派到著名的列宁格勒林学院学习。只身一人,又不懂俄语,生活、学习都面临着很大困难。他边学俄语,边跟班上课,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3个小时以上。2年过后,他完全跟上了学习进度。在这种环境中,他产生了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的荣誉感和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强烈责任感。经过刻苦努力,他成了班上学习尖子,5年中全部课程的学习成绩均为优秀,他完成的固沙造林的毕业论文,被作为优秀论文选送到列宁格勒市参展。学业期满后,于1956年7月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工作,在造林教研组任助教。他积极熟悉国内情况,了解学科发展前沿,钻研基础理论,参加生产实践,同时开展科学研究。1960 年晋升为讲师,担任了教研组副主任,开始带研究生。1961年初,他被委任为中国第一本全国通用统编教材《造林学》的编写组组长,在较短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信祖国需要绿化、绿化需要人才,继续钻研业务、学习外语、参加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从没有荒废光阴。

  1979年,他考入英语培训班,次年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香港组织的微机培训班。他以造林学科理论和造林生产实践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在立地分类、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造林密度、抚育间伐、速生丰产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和城市林业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华北石质山地立地分类评价和树种选择的研究”、“油松混交林的研究”、“树种抗旱特性及其机理的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奖励。他主持制定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技术政策,确定了太行山绿化方针,主持起草了《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区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等。1980年他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担任了博士生导师,为中国指导了一批造林学博士,为祖国的林业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科研、教学人才。从1986年起,沈国舫担任了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他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使北京林业大学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沈国舫1993年当选为中国林学会的理事长;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作为全国第八、九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林业发展战略及宏观决策研究方面,对林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2年至今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年至今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6 年至今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6年至今为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1987-1996年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他还担任了《林业科学》、《森林与人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

  由于沈国舫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做出了突出成绩,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委员会(现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各1项。据不完全统计,他已经发表论文110多篇,出版著作6部。1987 年他被授予林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还荣获了首都劳动奖章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主要论著

  1 沈国舫.林学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 黄枢,沈国舫主编.中国造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3 沈国舫.编制立地条件类型表和设计造林类型的理论基础.见:编制立地条件类型和设计造林类型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8.

  4 沈国舫,富裕华,陈义.丛生油松穴内间伐问题的研究.林业科学,1965,(4):292~298.

  5 沈国舫,造林讲座.林业科技通讯,1974,(10);1975,(8).

  6 沈国舫.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几个技术问题.见:国家林业总局主编.林业发展趋势与速生丰产林经验论文集,1978.

  7 沈国舫.北京市西山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北京林学院学报,1980,(1):32~45.

  8 沈国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见:国家科学技术委蓝皮书10号,1985.

  9 沈国舫.关于大兴安岭北部特大火灾后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见:国务院专家组考察报告汇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1~20.

  10 沈国舫.对发展速生丰产林有关问题的思考.世界林业研究,1992,(4):67~74.

  11 沈国舫.走向21世纪的林业学科发展趋势及高级人才的培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2 沈国舫.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见:中国林学会、加拿大林学会主编.“面向21世纪的林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林业出版社,1997,1~8.

  13 沈国舫,翟明普.混交林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14 沈国舫.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38~45.

  人物贡献

  1956年夏,沈国舫开始在北京林学院工作的时候,造林学科正处在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国内正有一位苏联造林学专家在学校讲学,全国各地都派人来听课,由于缺乏中国自己的研究资料,当时造林方面的书籍也几乎是各种俄译中专著的一统天下。各高校的造林学教学不仅在体系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深受苏联的影响。讲课离不开苏联的例子,甚至用欧洲赤松造林作为讲造林学各论的范例。虽然这对中国的林业科技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造林学是有明显地域性的,机械照搬别国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出现与本国国情格格不入的情况。

  沈国舫在回国的头几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积极开展对中国特色的造林技术的研究。他结合当时正在开展的北京西山绿化活动,确定了以造林技术上最难对付的华北石质山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找到普遍的造林技术规律,从而充实造林学科的内容。他深入全国各主要林区进行专业调查,北到小兴安岭林海;南下热带南海沿岸;西进干瘠黄土高原,不断增进对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林业生产的认识。他只身一人到林场和工人一起造林,收集整理工人群众和基层技术人员的经验。通过几年的磨练,于1961年以编写组长身份主持编写了第一本《造林学》全国统编教材,该书当年就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国内林学界的普遍欢迎。这本《造林学》是实现中国化造林技术第一步目标的重要标志,不仅在体系上与苏联的造林学相比有许多改进,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中国造林技术的进展,突出了中国大面积山地造林的特点。在此之后,他还参加了第二代造林学教材及“干训班”教材《林学概论》的编写工作。

  他作为郑万钧先生的主要助手,参加了《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的编纂工作,经过2年多的努力,于1978年正式出版。1993年,他又和黄枢同志一起主编了《中国造林技术》一书,并撰写了总论部分。该书正式出版后受到普遍好评,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后,他还将继续主持编写重点教材《森林培育学》,并与同事和学生们一起组织编写系列专著,为发展中国林学学科作出新的贡献。

  技术成就

  沈国舫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适地适树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一方面进行大面积人工林调查,探索树种适生立地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又在立地研究、树种生态习性研究及定位造林试验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在造林地的立地评价和分类研究方面,他从最初介绍的乌克兰学派波氏学说并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到应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以树木生长效果来评价立地的研究工作,这就把立地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早在70年代末,他就与同事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了“北京西山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从立地分析和评价开始到立地分类和按类型选择树种为止,充分利用长达20多年的观察积累的资料,又通过大面积调查取得的多个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效果的丰富数据,再应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符合实际、适于推广的结论。在当时,这项工作是使适地适树研究,实现了从定性的经验阶段向定量的科学阶段发展的一个突破,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堪称范例,使中国的研究水平大大接近了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同类研究水平,这项研究成果曾广泛被国外文献检索体系所引用。

  在80年代,沈国舫进行了多树种立地评价和适地适树研究工作,并对太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进行了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为适地适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除此而外,他在适地适树的理论认识方面,特别是在总结国内大量造林生产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适地适树从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赞同。

  他在50年代就在北京西山布置了一批混交林试验点。从60 年代到70年代中期,开始对西山地区试验性和生产性的人工混交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具有观测期长、内容广泛和结论可靠、实用等特点,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后,他又带领学生们对华北地区一些主要混交类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把混交林的生物量和养分循环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生态系统研究的水平。1993年,他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进行混交林树种间相互关系机制的研究,探讨树种间的互补竞争以及生物化学关系,展示了混交林树种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在他的主持下,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合作对混交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杨树、刺槐混交林为主体,研究用材林树种和固氮树种间的关系;以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为主体,研究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关系。他主持召开了全国混交林与树种间关系的学术讨论会,并与他人共同主编了《混交林研究》一书。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使得中国混交林的研究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为指导生产提供了依据。此外,他们还从根系分泌物中分析到了60多种生化物质,并初步揭示了部分物质对种间关系发生的作用。

  1965年,他和学生一起发表的《丛生油松穴内间伐问题的研究》,以油松幼林中的密度作用规律为例,系统地说明了如何正确认识种内个体间相互关系的实质,澄清了当时存在的一些模糊观念,对正确处理造林密度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他在造林密度领域的贡献还在于,广泛收集了中外各种造林密度试验结果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他对人工林中密度作用规律及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作了详尽精辟的分析,这些观点已写进了造林学教材的有关章节。1978-1981年间,他带领学生做了“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研究”,其成果为北京市林业局采纳,作为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技术指导依据。他对从日本引进的密度效果研究、密度管理图制作技术及以此导出的系列研究,既采取了热情支持的态度,又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提出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在他的关心下,有关同志在日本的密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纠正了原来的某些缺陷,发展了合理密度的新观点。

  他从60年代开始就研究和探讨了林木速生丰产指标这个造林学中的重大问题。经过10多年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理论思考,在1973年的全国造林工作会议上,他首次提出了分区域的林木速生丰产低限指标,即平均生长量达到每年每亩0.3立方米(华北山地)、0.5立方米(东北山地)和0.7立方米(南方山地),简称3-5-7指标。1979年他又对华北中原平原补充提出了平均生长量达到每年每亩1.0立方米的丰产指标,并对这套指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论证,对相应的技术措施作了深入的论述。这些建议和论述对于后来造林技术规程的制订、发展速生丰产林的规划,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83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主持制定12个重大领域技术政策,他被指定为其中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的主要起草人。他主持起草的《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及其背景材料在专家论证中得到通过,1985年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蓝皮书的形式予以公布。这项技术政策,深刻地论述了在中国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必要性、可能性、生产潜力、丰产指标、地区布局、技术措施及经济政策等问题,对“七五”、“八五”期间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计划立项和实施、对有关林木速生丰产的科研攻关课题的立项和实施,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项成果和其他技术政策一起,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他在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评说三峡

  5月26日,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三峡对环境的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三峡建成以后,对气候有没有影响呢?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做客强国论坛时表示,三峡工程仅对局地气候有影响,且影响大。

  沈国舫表示,对于整个长江中下游来说,三峡工程不会有这么大范围的影响。以往说的“三峡仅对局地气候有一定影响”,是指三峡水库往周围两边推几公里的一个长带区域。通过对2003年-2008年三峡蓄水后情况的研究,与蓄水之前对比是有变化的,这与当年三峡工程论证时的估计一致,比方说周围温度会略有升高,对风和湿度等也略有影响。

  沈国舫介绍说,蓄水以后,三峡水库周围温度升高了一点,整年温度升高0.1-0.3度。因为水热容量大,冬季温度升高明显,夏季温度没有明显升高,甚至局部有时会降低。蓄水后雨量比以前少5%左右,这与整个大西南地区的变化是同步的,并不是三峡水库本身带来的影响,而是因为整个中国这几年有很多江湖水源降水不足,是大气环流的影响。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第十二届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2016年11月19日,第12届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隆重召开。副校长李雄、园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敬、园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尧以及园林学院辅导员刘伟老师莅临本次论坛。【详细】

北京绿廊2020设计展(暨历届首高论坛回顾展)开幕

北京绿廊2020设计展——暨历届首高论坛回顾展开展仪式于2016年11月17日下午2点在学研大厦B座1层大厅隆重召开。期望与各校师生及风景园林爱好者进行沟通交流,将“融合自然的城市更新”理念做到及时传递与反馈。【详细】

高校风景园林设计赛中国斩金

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学生还获得了6项入围奖。该院获奖数占全部获奖作品的二分之一。这项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业内认可度较高的风景园林学科设计竞赛。【详细】

何镜堂院士建筑设计展在威尼斯开展

2016年10月10日14时,“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何镜堂: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展览在威尼斯建筑大学CA’TRON校区隆重开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