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王国”云南 力争跻身中国专业苗展前五名
1904年,乔治·福瑞斯特从英国来到云南。在此后28年间,他数度入滇,目的却只有一个:采集、掠夺云南的植物标本、种子资源等。驱动福瑞斯特入滇的原因很简单:通过对采集植物进行驯化、繁育后获利;直到今天,福瑞斯特入滇豪夺的物种,仍在发挥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譬如“西洋杜鹃”,就是用云南特有的杜鹃种属,经驯化杂交后的观赏苗木品种。苗木的保护与发展应用,今天依旧,但和福瑞斯特当初的行为却迥然不同。
云南七成绿化观赏苗木来自省外
今年6月份,昆明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将于11月2日—4日,在昆明举办“中国昆明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该会以信息交流、促进苗木产业合作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云南乡土树种苗木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型观赏苗木生产基地,建设中国西南观赏苗木交易中心为目标,并形成云南新的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植物王国的云南,拥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植物资源,但每年的城市绿化观赏苗木却有70%以上是从省外调运而来。”中国花卉报社名誉社长、世界屋顶绿化协会副主席杨新航说。
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孕育了十分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独有的植物种质资源,被誉为“植物王国”。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62.6%,其中供观赏的奇花异卉近2500多种,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为云南省苗木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1年,云南省共有1500余家苗木生产经营的企业,生产面积近35万亩,从业人员和年产值分别超过13万人和25亿元。而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的昆明,其苗木产业的规模不、影响力等,在全省占具主力军地位。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4月30日,昆明市观赏苗木基地建设规模已达23.5万亩,上规模的苗木经营户有445户,生产从业人数有1.2万余人,苗木企业产值达到11.22亿元。尽管如此,昆明依然每年从省外大量调购苗木进行城市绿化。“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于昆明观赏苗木产业起步晚、发展慢,与先进的苗木大省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昆明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昆明市观赏苗木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99世博会前后步入快速发展期,之后进入稳步发展期,2008年以来,再次跨入快速发展期。
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城乡园林绿化及市域生态建设”工程,明确提出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塑造“生态文明昆明、和谐美好春城”新形象。同时提出,把苗木基地建设和苗木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和市域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并明确指出:到2015年,发展苗木基地30万亩的目标;
2011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又提出用2—3年时间把昆明市苗木基地建设成为云南第一、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苗木基地的要求,转变昆明市由当前部分苗木输入变大量苗木输出,并着力发展苗木产业,全力推进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建设,提出到2015年,发展苗木基地50万亩的目标。
又一经济增长点
由省林业厅、省住房和成效建设厅、昆明市人民政府、中国绿化观赏苗木协会4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本届苗木展览会,将重点展示云南省乡土树种苗木。对于这次展会,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刘一丹认为,2012中国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为云南省观赏苗木产业发展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广大的苗木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引进技术繁育乡土树种,并利用强有力的营销手段把云南乡土树种推向全国,把苗木产业做成继花卉产业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
在杭州“萧山花木节”、山东昌邑“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展览会”、浙江金华“中国苗木交易展会”等10多个国内老牌观赏苗木节会的竞争下,昆明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提出举办观赏苗木展览会的城市,而且是西部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展会(省级规格),并力争让此届展会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苗木展览会,同时跻身中国十大专业观赏苗木展会前五名。
“从目前的布展规模看,昆明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占地面积超过了1.6万平方米,已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行业展会了。”杨新航说,本次展会的目的就是展示“植物王国”特有的乡土树种,把云南的特有乡土树种推向全国,乃至东南亚市场。
独占优势为云南加冕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是此次展会的一大特色,本次展会的地点选择在拥有4000亩花木产业聚集区的云南植物王国花木城亚洲花都展示中心举办。据云南省福建总商会首席常务副会长、云南植物王国花木城董事长罗加曾介绍,首届昆明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展位费,一定是全国同业展会最低的,但服务水平却是全国最好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全国同行,乃至国外的业界人士了解、认识云南,昆明的观赏苗木产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推动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尽管本届展会的招商工作从6月才启动,但是展会信息发出后,很快就得到了全国各地苗木商户的认同。截至10月11日,预计参展企业将达400家,其中标准展位324个,已签订合同的有278个;特装展位3696平方米。报名参加展览会的企业包括荷兰绿化屋顶公司、意大利万木奇公司、成都苗夫现代林业苗木科技公司、浙江索尔园林工程公司、浙江森禾种业公司等19家国外和省外企业。
杨新航认为,从参会的企业的反应看,云南观赏苗木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大家都知道,观赏苗木是具有一定区域性的,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北方企业和国外企业参展呢?这就是云南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的魅力,也是“植物王国”再加冕为“中国西南观赏苗木交易中心”的独占优势和竞争力。
力争跻身中国专业苗展前五名
面对近眼前,即将开展的“2012首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最兴奋与紧张的人无疑是昆明林业局局长曾令衡。他说:“希望首届苗木展能为接下来更多届开一个好头,也为昆明的苗木产业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国内的观赏苗木展览会多集中在山东、浙江、合肥、广州等东南部发达省市,此次在昆明举办为西部首次。因此,为了让这一个新兴的苗木展在全国众多老牌花木展中脱颖而出,昆明市林业局积极争取到昆明市政府和云南省林业厅的支持,使“中国昆明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从第一届起就得以是以省级规格举办,做到政府搭台的“高起点”。对于昆明苗木展,曾令衡的目标是“力争让此届展会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苗木展览会,同时跻身中国十大专业观赏苗木展会前5名。”
曾令衡说,昆明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的一大特色,在于“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虽然是政府主办,但却遵循一般展会的商业运作规律,展会的地点所在地“亚洲花都”同样也是展会的商业运作承办方“这样才能让这种商业展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举办展览会是加快昆明苗木产业发展重要举措。”曾令衡说,同时对推动昆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全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昆明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森林昆明”建设均有重大意义。
本届展会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和苗农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竭力打造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苗木品牌展会,引领未来绿色产业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展览会规模、提升展览会影响力、提高展览会权威性,切实将本届展览会办成品牌价值高、综合效益好、产业互动性强、辐射带动广的综合性苗木展览会。
因此,除了展会本身的商业运作外,还将为昆明苗木产业带来新的商机,加快整个昆明苗木产业的发展,推动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改变“大林业小产业”格局
“本届展会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得到了省林业厅、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也就让紧张的前期筹备工作变得相对顺利很多。”2012首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组委会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建坤说,对于苗木展,最期待的是展会带来的长远效应带动云南苗木产业从原本的以输入为主变成以输出为主,改变过去有资源、无产业的局面。
据张建坤介绍,对这次展会的支持还包括云南除昆明外的其他15个地(州)市,在省林业厅的组织下,全云南的16个地(州)、省林科院、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省自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都将在此次苗木展期间搭建宣传科普主体馆;16个地(州)还会选送有当地特色的观赏大苗移植展示园和动员苗木企业参展。
看得出,这一次苗木展不仅仅是昆明市林业局一家之力,而是整个昆明市在举全市之力打造,因此,各个相关单位都不遗余力的提供可能的支持,确保展会的顺利开幕。目前,苗木展开幕仪式的广场花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张建坤从一开始就在全程参与展会的具体筹备执行工作。然而比起这些,他更期待的,是展会办起来以后对云南、尤其是昆明市苗木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观赏苗木产业化发展一直不足,每年有70%的苗木是通过外省运入,‘大林业、小产业’的状况十分突出,发展本土苗木市场成为业界共同的愿望。”张建坤说,昆明森林城市建设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绿化观赏苗木,而且气候也很适宜,完全有条件把观赏苗木产业做强做大。
所以,本届展览会将邀请云南省内外、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知名观赏苗木生产企业、花卉企业、园林绿化单位、园艺资材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媒体等单位多达600家,全方位展出云南省涵盖全行业的上万种产品和最新科技成果,大力向外推荐云南的林业资源和空间巨大的林产业市场。“希望能在之后的几年,逐渐发挥云南众多特色植物物种资源的优势,将云南苗木以输入为主的现状,变为向外输出的良好趋势。”
编辑:liang
相关阅读
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保护区
高原出平湖,难能可贵,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些大湖大河称为“海”。知名的丽江拉市海,不是海却有比海景还要美的海景。【详细】
云南:设立鲜切花高铁快运物流园区
云南是亚洲鲜切花交易中心,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非洲的肯尼亚并称【详细】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
第一章总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