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插花遭遇发展瓶颈
作为东方插花艺术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因其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成为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瑰宝,并世代相传至今。然而面对当今这个浮躁而繁华的世界,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传统插花所蕴含的那份纯净之美。传统插花艺术正在面临传承发展的困境。
传统文化缺位 审美取向偏离 前不久,台湾“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黄永川先生率团来到北京举办了一场传统插花艺术展览,古香古色的各式瓶器,配以飘逸自然的花材,营造出原汁原味、意境悠远的中国传统插花。黄永川告诉记者,这些瓶器有不少都是从我国古代文献中发现并仿造出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经过考证,这些瓶器的上半部分原本都是插有花卉植物的,但经过历代兴衰演变,如今瓶器成了人们热衷收藏的宝物,而瓶器上的插花艺术却不见了踪影,这就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如今我们不遗余力地到处推广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完整地呈现给后人,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了解和学习过中国传统插花的人都知道,中国传统插花受儒家、道教等哲学思想及中国绘画、文学、造园,以及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线条流畅、构图飘逸、崇尚自然、诗情画意,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最常见的插花容器分为瓶、盘、碗、篮、缸、筒等六大类。这些尽管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但古人却化平凡为神奇,将其赋予了美的价值和享受。为了充分体现传统插花的意境和文化底蕴,一个完整的插花作品不仅仅只是由简单的花材和容器构成,而是融合了摆放和衬托插花所用的几架、垫板、饰品配件,以及书画作品等元素,形成了一幅和谐完美的立体画卷。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欣赏传统插花艺术。不少花艺师抱怨,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根本静不下心来细细品味。另外,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鉴赏能力,更容易接受当下比较时尚流行的欧美插花艺术。传统文化的缺位以及审美取向的偏离,不得不令人担忧: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否已陷入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境地?
商业价值缺陷 市场开发不利 “要说商业价值,传统花艺远不及欧美等国外流行花艺。”很多有着花店从业经历的花艺师众口一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欧美流行花艺色彩浓烈、艳丽,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迎合了现代时尚人群的审美需求;二是花材用量大,同样是制作一个桌花、手捧花,或是花篮、花束等,欧美流行花艺的通常做法是将大量花材密集地组合在一起,结构紧凑,花材厚重,用花量往往较传统插花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不用从艺术角度去衡量,就单从花材数量上也足已令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三是传统花艺往往受到花材的限制,尤其是一些木本植物和特殊配材,在市场上很难找到。
记者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尴尬事,几位台湾花艺师要来北京进行一场花艺表演,委托记者在北京的花卉市场采购所需花材,当记者拿到花材清单时发现,有一半花材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如2米高的桃枝、紫檀、桂树枝等,还有一些野生花卉和枯木枝,这些在传统插花中常用的资材却不是花卉市场的主营品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京某大型花卉市场的负责人,得到的结论是:传统插花所用花材太追求个性化,不适合大众化推广,而且这样的花材毕竟用量少,形不成批量,生产商和经销商自然也就没兴趣去经营这些个性化品种。
商业价值缺陷,市场开发不利,这便是传统插花在发展传承中遇到的另一个瓶颈。
■记者感言:
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相碰撞时,创新便成了发展的灵魂。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都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以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融合发展。
创新可以让传统的增添活力,充满时代气息;创新同样可以让现代的回归传统,重温历史的厚重感。
我国传统插花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当与现代商业文化相碰撞时,同样离不开创新的力量。一方面是在形式上的创新,梅、兰、竹、菊,尽管最能体现传统花艺,但时尚的蝴蝶兰、红掌、凤梨等也最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另一方面是观念上的创新,传统插花不能仅限于学术交流和陈列展览,要传承发展,必须要走向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只有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才是最好的传承。
编辑:wenweihua
相关阅读
当中国园林遇上西方园林 艺术碰撞出文化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详细】
千年之韵——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明中,不仅有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也有传统插花艺术这一颗灿烂的明珠。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皆为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传承至今,不仅熠熠生辉,韵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