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教授谈校园老房子

2012-11-14 09:50:49    作者:章凌     来源:长江商报     浏览次数:

  武昌喻家山下。60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建校,选址于此。原来的荒郊野岭,如今已成为武汉名副其实的“大学区”。

  华中科技大学最早的一批校园建筑,如今几近隐于遍布校园的密林之中,很难拍到其全貌了。树木生长的速度明显印刻着时间,却难以想象,它们与眼前这些老房子同龄。

  这些最早的校园建筑,大都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作为国家“一五计划”期间中南地区极为重要的建设工程,华中科技大学早期建筑群简洁、端庄、朴实的风格,彰显的不仅仅是一所工科大学的应有的品位,也记录下那个年代中国建筑师在西风影响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的传承与探索。

  本期《长江地理》寻访华中科技大学最早的校园建筑,并采访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万谦教授,去发现这些老房子背后《华科的秘密》。

  校园整体规划设计(1953年)

  大师夏昌世、柳士英主持规划,张培刚担当基建“工头”

  “我是一个纯正的工科生。但我却拥有一颗完全不亚于文科生的琐碎的灵魂。我在华科。一直都在找什么。我找到了。”这是华科校友在一部青春电影《华科的秘密》开头的独白。“你们学校旁边有森林?我说,这是我们学校。”

  这就是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与树木交相掩映的校园建筑遍布于“森林”的各处。谁能想象,6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野岭,散布几个村庄与农田。

  华中科技大学校区的整体布局与规划,是由夏昌世与柳士英主持完成的。夏昌世与柳士英两位均为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人物,前者是岭南建筑的奠基人,讲究理性、实用以及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后者是融汇中西,崇尚现代主义的简洁流畅以及自我个性的建筑大师,也是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创始人。1952年,他们应邀来到武汉,为武汉三所新建高等院校(即原华中工学院、中南电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依据紧邻喻家山与东湖的地形特征,“北自喻家山顶,南到关山、鲁巷一线,西沿彭王村、土库到鲁巷,东抵喻家湖边”建立大学区,最初整修范围约5000亩。

  从现在找到的1953年规划图纸中可见,原方案中校区东部规划为华中工学院、西部为中南动力学院,武冶公路以南为中南水利学院,校区整体形成了一个“品”字型格局,布局则采取“棋盘式铺展方式进行设计,按功能需要划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教工住宅区。”与校园建筑一起,规划方案中“每片功能区都有自己的林带,功能区的接合部又有韵致各异的绿地”。由此,才有了今天这片被森林和绿色包围的校园格局。

  难以想象的是,在六十年前,从1952至1954仅两年时间内,便完成了校园最早一批建筑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并投入使用。据调查资料,作为国家“一五计划”期间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建设工程,武汉这三所高等院校1953年的基建投资总额为1326万元,建筑面积为81400平方米。不仅有两位建筑大师夏昌世与柳士英担纲规划设计,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当年也被委任为建校规划办公室主任,负责校园建筑管理。工作人员则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中抽调组成。

  那一年,武汉长江大桥与武钢等重点建设项目都还在准备之中。在早期参与校园建设的文挽强先生关于《华中工学院建校漫忆》的文章中记录道,这个在当年可算作是建设规模最大的建校工程,“为了解决几十万吨砖、瓦、沙、石和木材的运输问题,在青山建立了建筑材料转运站,在菱角湖边修建了码头和木材加工厂。这样,大部分建筑材料可以经水路运到南望山麓,再用汽车运进施工现场。建筑工地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住的是芦席棚,喝的是泥塘水,走的是泥巴路。武汉的炎夏,骄阳似火。我们当时住在农民家里,中午温度高达40摄氏度,办公的桌椅,床上的竹席,都热得发烫。”

  仅一年之后,南边的中南水利学院搬至珞珈山,原中南动力学院与华中工学院由此合并为后来的华中工学院,最初三所院校联合规划设计整合为华中工学院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办公室改为华中工学院基建办公室,建设继续进行。到1954年5月,主要教学区、学生宿舍、食堂、教职工宿舍等最早一批校园建筑建设完成。

  南一楼,东边教学区(1954年建成,南一楼主体建筑最后完成于1979年)

  西式结构与中式装饰的折衷

  与珞珈山隔湖相望,这座武汉地区海拔最高的喻家山自然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天然的屏风。海拔超过140米,在华中科技大学建校之前,这座山也是光秃秃一片。

  在文挽强先生的回忆文章中,当年这座山除了“黄土与石头,什么也没有”,今天的树林都是后来栽种起来的。文挽强先生称,当时张培刚教授曾经给他们解释过这里为什么没有树,“喻家山过去原本也有很多树,日本人占领武汉后,为了镇守武冶公路,在山顶上修了碉堡,把树林全部砍光了。”

  现在,碉堡依然存在于喻家山顶,前些年,校友出资在碉堡之上修建了“风飞亭”,这里成为了华科的一道景观。喻家山与华科校园里的树木已然连接成一片茂密的树林,由山顶往下看,除了树木,还是树木,想瞥见一些建筑的屋顶也是困难。

  最早落成的校园建筑里,由南一楼和东一楼、东二楼等几座教学楼构成原华中工学院最早的教学区。“早期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建筑都是平屋顶,从那个年代来看,这是很好玩的一个事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万谦教授给我解释,“那个时候,许多建筑为了体现民族特色都是用大屋顶,像是湖南大学的大礼堂。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为了‘反浪费’,平屋顶、方盒子的建筑才取代了之前较为铺张的造型。”华科早期建筑群虽也建于1950年代,却较早地运用了平屋顶、方盒子似的结构,这在当时都算难得。

  位于今天校园大门正门口的南一楼,现在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主教学楼。在《华科的秘密》一片中,导演时间先生称南一楼为“华科的象征”。“这座老房子里有过时的仪器,有厕所的味道,还有很多回忆。”这幢教学楼由中间的主楼与两侧的配楼组成,长度超过了华科正门入口的长度,是大门口毛主席雕像之后最显眼的建筑。由大楼两侧的道路进入校园最早的主轴线,在1963年的一张老照片里从南一楼的顶层俯瞰下去,主轴线上基本都是厂房,旁边是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早期在这条所谓的轴线上建厂房,有些是为了给两所学校共同使用。”从1953年的规划图纸上便可见,实验室大楼、工厂都在这个轴线上。

  早期建筑群中最早建成的是南一楼东西两侧的配楼,主楼则晚几年才建成。平屋顶、方盒子形状,两栋配楼分别往东西方向呈凹字形,网格状排列开来。与东边教学区的东一、东二楼一样,早期教学大楼都采用了现代主义较为简洁的处理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刷石地面,木质门窗,内廊式走道。“但是在现代主义材料与功能的处理之上,也可以见到不少古典主义的元素,比如三段式立面,檐口与基座的一些装饰处理。”万谦称,“从中可以明显见到夏昌世与柳士英的风格,互相融合又相互妥协。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西式结构与中式传统的装饰符号,各种折衷处理,没想在短时间内也能达到如此精致的效果。”

  老图书馆(1955年建成)

  老图与武汉剧院、“二七”纪念馆同出一人之手

  绕过南一楼往北继续前进,经过两排紧密排列的法国梧桐,很快就到了老图书馆。

  走上几级台阶,这座建于1953年的老图书馆,早已被眼前两排树木遮挡了视线,无法一窥其全貌,只有走过这片小树林,在离图书馆不到五米的门前,才能看见其全身。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经过这条被树林掩盖的小路来图书馆的人,想必都难以抵挡进门前这几秒钟的浪漫之旅。这一天,天在下着小雨,我从小路走过,雨从树叶丛中飘落下来几滴,四周只听得见雨声,就像是要踏入另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

  首先看到树,接着是红色木质大门,然后是老图书馆水刷石墙面。主楼的墙面上,从下而上的每扇窗户之间都雕有各种卷云、莲花等传统的图纹,顶部檐口部分则以整齐排列的斗拱和雀替以装饰。“斗拱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建筑符号,有些中式的象征意义,林徽因在仁立地毯公司大厦,上海中银大厦中都曾使用这种斗拱作为装饰的手法。”万谦指着屋顶檐口部分告诉我,这种檐口设计符合古典比例,“它接近于中国传统屋檐下部的处理手法,但是又省去了上面的部分。现在都不会用这么厚重的水泥来做屋顶了。”

  大概是下雨的缘故,又或者是经历了时间的洗涤,老图书馆的外墙上长出了厚厚的青苔。右边的基座明显有些霉得发黑。进入图书馆内,一色的水刷石地面,木质门窗,空气里尽是时光连连。大厅正中一盏巨大的吊灯垂下来,照明已经换成了节能灯泡,而吊灯显然有些年头了,铁都生了锈。很快你会发现一片被漆得发白的吊顶,这立刻让我想到了大智门火车站那个吊顶,虽然较为简陋,韵味不减。万谦告诉我,这是典型的西式吊顶与中式藻井作法的结合,“形式是西方的,装饰纹样都是中式的”。

  老图书馆的设计者何浣芬,原中南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出生于香港,于建国初期来到武汉,许多武汉老建筑比如武汉剧院、老武昌火车站、“二七”纪念馆都出自她之手。在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武汉市副市长,治理黄孝河、改善城市排水,开辟城市交通要道,是武汉出了名的“铁市长”。“其在华科老图书馆的设计上,采用的‘倒工字型’布局,有点像飞机的平面,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中多用的一种布局方法,比如湖北省图书馆老楼、广州仲元图书馆都采用的这种布局,这尤其符合图书馆的功能需求。”

  路的另一侧,新图书馆已经成为校园主轴线上另一个地标物。张良皋先生尤其赞赏这座后建的新图书馆设计,“进门处大楼围合出三合院的空间,在内部又有一个天井,这为学校提供了足够的交流空间。”目前,老图书馆原后部正在施工,似乎要与新图书馆连接起来。

  我们站在老图书馆一楼的栏杆前,分享这一刻的宁静。木门上的红色油漆掉得稀稀落落的,铁钩勾住墙边的栓子,固定其不被风吹走。那好久不见的铁钩转角,不知道什么时候结了一张大大的蜘蛛网,或者有几只蜘蛛经过休息,偶尔有学生进出。雨还在下,我有些不想离开。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建筑设计有时候要听听房子自己的意见

  近日,设计权力榜在北京颁奖,诸多获奖项目中既有日本设计师改造的北京大杂院,也有中国学者策展的城市设计档案展览。细细了解这两个项目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设计师、策展人关于城市与设计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届设计权力【详细】

深圳发布建筑设计新规 释放建筑创作空间

  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了《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修订稿)》(以下简称《规则(修订稿)》)。据悉,《规则(修订稿)》放宽了对公共空间、建筑形体等的管控,以进一步提升【详细】

古希腊建筑设计的七大奇迹

古希腊的七大奇迹是:帕台农神庙、耶皮戴奥斯剧场、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特尔斐、罗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岛、克诺索斯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