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5:刘秀晨《绿色的云》之关于城市绿地率与临界点的思考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国务院参事刘秀晨先生长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是全国绿化奖章、国优工程奖、北京市园林设计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北京市劳 动模范;为国务院"有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刘秀晨先生是业内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他还出版过诸多文集,《绿色的云》是其专著之一。 中国风景园林网推出刘秀晨先生的专著《绿色的云》系列文章,本期推出《绿色的云》之《关于城市绿地率与临界点的思考》。
关于城市绿地率与临界点的思考
刘秀晨
不久前,有关部门提出: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 20%。针对这一提法,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为了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在总结多年实践和参照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国家对城市 各类规划建设用地都有绿地率的要求,大体上都在 30% 上下,学校、医院等高达 45%。不同性质的 用地绿地率有高有低。随着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愈加紧张以及国家为保护耕地实施土地紧缩的政策, 节约土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政府实施了多种举措,如厂房的多层立体化、公建的综合与集 约利用、压缩某些建筑项目占地过大的指标,反对讲排场,实事求是合理安排新建项目的建筑面积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最近有消息说,某职能部门对工业企业建设提出要求:可以不要绿化,如果要,不得超过 20%。也就是说,不得再创建花园式工厂。笔者并不是一味反对经过研究出台的新措施,但是对此确实也存不少疑虑。原因有三个方面:
1.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要有基本的生态保障。绿化是维持城市生态最重要的手段,特别是非沿海的干旱城市。城市湿度、降温、吸收有毒气体、滞尘、防噪、杀菌等,这些重要的城市防 范功能主要是靠绿化来完成的。当然,这些功能也是生产工人的基本劳动的权益,怎能一下子就把 工业企业厂区绿地率降为零或是不能高于 20% 呢?有人讲,30% 绿地率已经由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绿 地分担了,工厂可以不要再投绿化。孰不知,城市绿地率合理分布是要靠各种功能的绿地共同完成的。 车间周边难道就不需要增湿、降温、减噪、滞尘吗?绿地率这样降下来是以什么监测数据和理论为 依据呢?建设宜居城市的结果能以减少城市绿地来完成吗?过去提出的 30% 以上的绿地率的规定是 不是在保证基本生态需求上是错误的呢?
2. 如果全国这一绿地率指标全都降下来,在城镇化的新进程中会出现新建区绿地率低于老的建 成区的现象,新城的宜居性也许就会比旧城差,这是发展还是倒退?
当然,并不是新的城镇化绿地率越高越好,同理,更不是新的城镇化绿地率越低越好。这种绿 地率改变的举措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 有人讲,国外不少新区没有树,生态也不错嘛!是的,那是这些城市的生态是以整个城市有 大面积、成规模的周边林地为依托的,也有的沿海城市季风给带来了较好的气候条件。即使这样, 国外还是有不少城市源源不断地到中国考察并学习我们城市绿化特别是行道树的经验和成果。就是 说,并非国外的一切都是楷模和标准,他们也在不断学习我们。
编辑:do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