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
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建设
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是指管理者通过对各种经济主体的道德教育并使之转化为内心信念,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政策手段,如环境教育制度等。这是一种基于个人素养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通过社会风尚、伦理道德等软约束,激发人们内心理念来实施一定的行为,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的制度安排。它强调的是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以习俗、道德、伦理为主体的社会精神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二是以习惯、知识等形式累积下来的非正式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制约。通过教育,强化良心效应,使得人们从事外部不经济行为时感到不安,从而尽量不从事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的事务。
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有成功的实践。每年10月是美国的“节能宣传月”,这一活动自1991年开始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节能宣传月期间,政府、商业组织或公益协会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向公众宣传节能环保知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减少能源消耗。欧盟各国十分注重节能减排观念的宣传和节能减排信息与技术的普及,开展了许多针对广大居民和节能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项目,通过不同的手段和媒介加强节能减排信息的宣传。法国在全国设立了100个能源信息点,通过电视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公用咨询电话等形式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服务。
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建设在中国的运用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引导的方向。资源节约意识——强化资源危机意识和资源节约责任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环境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强化绿色消费理念和“货币选票”意识,生态权益意识——强化生态权益保障意识和环境权益维护意识。二是教育引导的主体。要实现媒体、学校、社区、社团的多主体联动。非政府组织是企业、政府以外的第三大主体,以非政府组织引领的社会机制是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以外的第三种机制。因此,特别强调的是,要鼓励绿色社团的组建,支持绿色社团的活动,发挥绿色社团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制度之间既存在替代性关系,例如环境税制度与排污权制度,此时要根据成本收益比较选择最佳制度;不同的制度之间也存在互补性关系,例如排污权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此时要根据制度匹配性原则实现制度的有效对接。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还将继续推进工业化;处于环境污染趋缓期,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处于市场机制完善期,市场发育还有潜力。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是前提,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是主体,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是辅助。我们要努力构建起三类制度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
编辑:qijian
相关阅读
北京首发森林体验指数
很多森林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因风速、湿度、负氧离子浓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适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线森林体验指数,为市民走进自然踏青赏花提供参考【详细】
“十四五”期间 四川力争建成200个体育公园
通过重点推动体育公园建设、绿道建设等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便民利民的场地设施等手段,扎实推进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完善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15分钟健身圈需求【详细】
河北定州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定州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筹办河北省第七届(定州)园林博览会两项工作做为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径,做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载体,围绕城市框架拉伸、文旅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新兴产业布局做文章【详细】
探营广州园博会:移步换景赏雅色 绣球簇拥广州城
第3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3月24日至4月2日举行,3月22日,记者提前探营广州园博会多个会场花境,发现富有传统和现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个区域特色的小园圃等已逐渐展露真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