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五个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新宁夏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境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全面战略部署。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我国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树立了全国防沙治沙用沙的标杆。在新的历史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如何深刻领会、认真实践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努力实现从思想观念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近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专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党组书记赵永清。
记者:十八大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作为西部欠发达省区,您觉得在实践中如何理解这一理念?
赵永清: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为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找准定位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飞跃。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我们破除就生态论生态的传统生态观,克服就生态抓生态的习惯做法,在思想观念上由生态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实现思想认识的大飞跃。
2012年,宁夏共完成营造林152万亩,超额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下达的107万亩造林任务。全区新增经济林40.2万亩,经济林基地规模达到460万亩,全区林业及相关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60亿元。在2012年国家林业局开展的退耕地阶段验收中,宁夏首次实现了面积核实率、面积保存率两个百分之百,位列全国第一,宁夏林业局还被评为“全国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工作先进集体”。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路还不宽、内容还不广、标准还不高、成效还不够明显,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还不够大,重栽轻管、重数量轻质量、重人工治理轻自然恢复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统筹发展、协调推进的合力远没有形成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制约着生态林业的快速发展,更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把生态林业建设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大格局中通盘考虑,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统筹去抓,准确定位,明确责任,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全面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步伐。
记者: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宁夏在林业发展方式上将如何转变?
赵永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除了在思想观念上由生态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实现思想认识的大飞跃;在指导思想上,宁夏将由工程优先、注重建设、造林绿化为主向保护优先、建管并重、自然恢复为主转变,实现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大进步。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对宁夏生态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虽然宁夏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科学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特别是个别地方不尊重自然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栽树、栽大树、栽名贵树,结果树没栽活,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中央已提出几年了,但我们步子迈得不大。今后,生态林业建设必须树立“保护自然也是政绩”的观念,坚持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宜封育则封育,宜保护则保护,宜建设则建设,加大封山禁牧、封山育林力度,加大森林资源、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同时,要依靠科技,强化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切实提高成活率和质量,努力实现生态林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重数量、轻质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由人工营造为主向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单一的造林绿化向提供多种生态产品需求转变,巩固生态林业建设成果。
同时,在战略重点上由以人工造林为主的工程治理向工程治理与自然恢复相结合转变,实现构建完备生态体系的大突破。
生态分为大陆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大陆生态系统中又包括森林、草原、湖泊、湿地、荒漠等。因此,生态建设不能等同于单一的植树造林,必须把生态作为一个立体化、多因子、多功能的复合系统来规划,作为一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有机体来考虑,作为一项综合性、关联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来推进,坚持资源保护、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湿地恢复、林业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通盘考虑,在充分发挥自然恢复功能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工治理措施,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大长廊”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结构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林业产业体系,建管结合、综合配套、制度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及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生态文化体系。
另外,在工作布局上由就林业抓林业的狭义林业建设向坚持“五位一体”、推进大生态建设转变,实现服务保障水平的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变,是党的理论体系的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也从宏观上为我们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大的思路和方向。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宁夏,生态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观,跳出林业看林业,站在全局看林业,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努力在推进“两大战略”、“两区”建设中,找准位置,搞好服务,体现价值。要加强生态移民区林业建设,尽快出台《加强生态移民区林业建设的意见》,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搞好生态移民迁入区林产业建设,帮助移民脱贫致富;倡导“植树就是积德、造林就是造福、绿化就是行善”的生态福祉观,积极推动慈善林业发展,促进黄河善谷建设;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富民林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休闲林业,搞好生态旅游,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同时,要从“五位一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生态林业发展中做好“融入”的文章、“结合”的文章,在“四大建设”的各方面都要把生态林业摆进去,作为目标要求,认真谋划,统筹推进;在“四大建设”的全过程都要把生态林业贯穿进去,制定政策措施,紧抓不放,抓出成效。
最后,在统筹发展上由单纯行政主导向鼓励体制机制创新转变,形成推动生态林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近几年全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实践看,之所以有的地方生态林业建设积极性不高、造林质量不高、成活率不高,成果巩固不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单纯靠行政主导,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机制,利益导向机制不明晰,没有考核、奖惩、投入、科技等一系列制度作保障,基层和群众积极性不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推动生态林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要深化林业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等林业改革,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和完善促进各种所有制主体参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政策机制,用利益机制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干部考评制度,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再次是统筹发展。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个方面,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生态立市、生态立县战略,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推动美丽宁夏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宁夏研究部署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
3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马顺清主持会议并讲话。【详细】
宁夏去年关闭14个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
近年来,宁夏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17年共清理关闭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14个,注销清退探矿权、采矿权28个,查处保护区偷采、盗采违法行为28起,炸封盗采洞口25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