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承载经济转型之重
从表面上看,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但其根本上是个民生问题,而在民生问题的背后则是社会公平问题,进一步则是一个发展模式、改革方向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宣布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并列,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既是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创新提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过去三十年,我们专注于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表明,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和关注度都会显著提升。今天,中国面临类似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民众在解决了物质生活问题之后,开始更多地关注周边的环境,导致近些年由于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这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瓶颈,即人民群众对环境福祉越来越高的要求与粗放型工业化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紧缺等市场经济外部性之间的冲突。
从表面上看,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但其根本上是个民生问题,而在民生问题的背后则是社会公平问题,进一步则是一个发展模式、改革方向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解构,也体现了未来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生态文明建设寄托着人民福祉,要让其不脱离民生,不落空为政治宣言,就必须进行系统性的创新和改革。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环境和资源问题衍生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面临的困境之一。但若是在改革开放的路径上倒退,归罪于市场经济本身,既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的环境立法进程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企业和政府管理人员的观念非常滞后,没有真正将环境因素作为经济决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应归因于环境知识的匮乏和发展理念的陈旧。因此,应当加强对政府和企业决策人员的能力建设,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将环境规制视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而不是限制性因素。
其次,系统性设计生态文明指标考核体系,改变“唯GDP论”的思维惯性。中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唯GDP论”,环境指标往往仅作为约束性考核,在GDP增长的压力下被不断弱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套更为系统性的指标考核体系,既要以经济建设为本,又要统筹兼顾环境资源问题。已有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相互隔离,又相互重叠,缺乏系统性和集成性,而低碳经济尚未有广泛接受的指标体系。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应当从指标体系的建设出发,整合现有的绿色指标体系,并逐步引入生态足迹、环境成本等概念,从根本上优化以G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再次,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从顶层设计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环境问题与公共健康问题密不可分,应当意识到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质量所影响的公共健康水平。频发的环境污染群体事件归根到底源自民众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因此,在设计环境政策时,不应当局限于环境问题本身,而应该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更多地着眼于公共健康,从根本上减少群体事件发生。其次,环境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新的增长点。许多国家和地区宁可牺牲短期利益,也要实施严格的环境约束,其目的便是通过环境政策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升本国技术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逐步升级环境政策,以应对复杂的绿色贸易壁垒和产业竞争。(作者陈波 为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qijian
相关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发挥碳汇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详细】
“生态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绿色竞争力
因为受到污染,深圳湾曾饱受市民诟病。经过下大气力治理,如今这里碧波重现,一度消失的黑脸琵鹭也回归栖息,这片美丽的湾区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休闲健身之地。【详细】
植物学大会落幕 用美丽植物照亮绿色未来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广东深圳圆满落下帷幕。会议举办7天以来,无论是主旨报告、公众报告、卫星会议等学术活动,还是公益展览、植物艺术画展、实地参观考察等公众活动,不仅令各国科学家振奋不已,而且也让公众一起参与其中,共同“关心植物,关心未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