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霓斌:科学实践是最完美的规划设计

2013-01-16 16:48:49    作者:朱霏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2013年1月13日上午,以“生态文明——风景园林师的引领与实践”为主题的园林城市与人居环境论坛在北京新大都饭店成功召开。该论坛作为“第三届园冶高峰论坛”的主要分会场之一,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中国花卉园艺与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副会长(原住建部城建司副巡视员)曹南燕女士的主持下,各演讲嘉宾纷纷阐述精彩的观点、先进的理念,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武汉市园林局党委书记、局长苏霓斌在论坛上发表了以《科学实践是最完美的规划设计——吸取并继承和发扬光大古典园林的精髓之我见》为题的演讲。

    苏霓斌局长指出,实施园林绿化是解决城市综合病最佳方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绿化最易出彩、“城市‘含绿量’就是‘含金量’”、“‘绿地平方米’甚于‘居住平方米’”、园林绿化改写生态版图,等等,所有这些论断,无不说明园林绿化的科学实践,对于改变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的重大意义。虽然科学实践有赖于规划设计,但判断和检验规划设计是否完美的根本标准,还是科学实践。作为当代园林人,就是应该吸取继承并发扬光大古典园林的精髓,大力发展具有浓郁现代气息、历久弥新的当代园林。

    苏霓斌局长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从科学实践的角度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第一、大局之下看园林——这应该成为当代园林人的策略。园林绿化是本行业的全局,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局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抓好园林绿化,就要把园林绿化放在大局之下考虑,要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工作对于改变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作用:做好园林工作就是为民创造绿色福利,就是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只有找准位置,借力发力,乘势而上,有新作为、有大作为,这样抓园林绿化,园林绿化事业才大有希望,才能实现大局发展我发展、我为全局发展作贡献。我们乘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东风,借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势,成功申办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目前,武汉市委、市政府把筹备园博会作为我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绿色引擎,举全市之力,开展筹备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园林绿化工作虽然任务繁重,但园林绿化事业可借势而为、乘势而上,必将实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武汉市委、市政府把筹备第十届中国国际园博会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绿色引擎

 

 

    第二、与时俱进思园林——这应该成为当代园林人的气魄。什么是园林?或者说,园林的精髓是什么?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漫漫历史长河中,如何认识园林?是不是古典的园林就是园林,或者说,越古典,园林味就越浓,就越是园林?古典园林如何继承?当代园林如何发展?未来园林如何想象?等等,这都是当代园林人要继续思考和实践的带方向性的重大问题。诚然,对于古典园林,我们要珍重、珍惜和研究。例如:古典园林的风格、古典园林的精妙、古典园林的手法等等。要通过研究,在实践中消化和吸收其精髓,为当代所用。但是也绝不意味着仿古、守“旧”、墨守成规就是园林。因为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当代园林人要善于在否定中继承,继承必要的优秀元素,否定不必要的守旧,实现具有时代气息的创新。只要我们掌握和吸收了古典园林的精髓,继承和保持了园林的基本要素,就应该最大程度鼓励和倡导为当代园林注入最具时代特征的积极元素,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表现手法,让园林得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使当代园林淋漓尽致地反映当前的时代特征,从而为未来历史留下更多的、最新的传世佳作。否则,现在认为的“古典”,到未来,还是只有现在认为的“古典”,使当代园林在未来历史上留下空白。这正是在当代园林人不愿出现的。我们当代园林人要在未来的历史上,能与“古典”媲美,成就新的“古典”。我们在实施北京园博园武汉展园的建设中,就是力求朝着这个方向大胆突破,用现代建筑材料和造型,建设看似不是园林的现代园林,努力阐释现代园林新的内涵,尝试体现现代园林的时代气息。

          武汉黄鹤楼夜景            

    第三、跳出园林悟园林——这应该成为当代园林人的境界。立足园林抓园林,是基础,是根本,是关键;限于园林抓园林,囿于园林抓园林,就园林抓园林,就会被束缚。跳出园林看园林、抓园林,视野就开阔,思想就丰富,方法就灵活了。为此,我们既要立足城市建设发展的本职,做足园林绿化的文章,把园林绿化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设施;又要从建设美丽中国的角度,实施园林绿化发展的规划,把园林绿化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抓手;更要立足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谋划园林发展的思路,把园林绿化作为演绎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这既是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待。这样抓,不仅体现了园林绿化工作的自然属性,更能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园林绿化工作的社会属性。如果是这样,园林绿化工作内容不仅充实,而且饱满。这种抓法,不仅立足本行,又跳出本行;既跳出本行,又回归本行。可以叫做“万变不离其宗”。

    第四、雪中送炭干园林——这应该成为当代园林人的情怀。城市建设固然需要锦上添花,园林也作出了不少为城市锦上添花的成就。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比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园林如何为城市治“病”?这是园林功能面临的重大转型。当前,城市生活和建筑垃圾、生产生活污水、噪音烟尘污染,成为不少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除了有上述一般城市都有的共性城市通病外,还有城市三环线隔离和分割城市的弊端,以及城中村较为集中的困惑。这时,面对城市病较为集中的地区,立足于园林方式,拿出和实施综合解决方案,这是体现园林功能的当务之急、当务之要。及时做到了这样,就是园林在为城市建设雪中送炭。围绕筹办园博会,我们提出了城市综合病一揽子解决方案:如,在堆积如山的城市生活垃圾场上兴建园林,化城市腐朽为神奇;回收利用污水兴建水杉湿地;利用三环线南北两侧落差横向架空,实施生态织补2公里,既隔音降尘,又连接三环线两侧南北城区;兴建园博园,既改造又美化城中村,等等。系列“城市病”将迎刃而解。做到了这样,就会一下子把园林的雪中送炭作用发挥到极致。

    第五、紧贴民生听园林——这应该成为当代园林人的胸怀。园林绿化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结果。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是为了改善生态。这无疑是对的,是园林绿化事业追求的目标。但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仅此而已,还不是终极目标。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改善民生。我们应该把“两个改善”统一起来,而不是仅停留在改善生态这个阶段性的目标上。特别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今天,更应该特别强调把改善民生作为园林绿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一些领域,一些层面,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为了园林抓园林、就园林抓园林的抓法,忽视了市民的感受,没有把社会反响放在应有的位置,敏感地予以关注;确实需要防止地自娱自乐、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确实没有使园林绿化工作得到应有的市民深度参与、社会广泛认可。因此,园林绿化职能和工作呈现萎缩、被挤压、被忽视的趋势。为了趋利避害,我们必须在实施园林绿化前,问需于民;在实施园林绿化过程中,问计于民;在实施园林绿化后,问政于民。在“三问”过程中,引起市民关注,吸引市民参与,得到市民好评。这样的园林绿化,才富于活力,才大有希望。为了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在制定第十届中国国际园博会筹备工作方案时,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市民“金点子”,还在完善规划时采纳“金点子”,把园博园四周的居民社区纳入园博园范畴,实施园林绿化,为周边居民创造堤景房,与南边的江景房遥相呼应,成就新的武汉创造。这种民生园林,数倍于增加众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房产、财产价值,无形中增加了中低收入人群的财富,实现了公共财富间接再分配,生动实现园林联接你我、绿色融入生活,得到市民积极响应。

武汉月湖风景区

首义广场

武汉首义广场

     第六、承载文化兴园林——这应该成为当代园林人的素养。时代在发展,园林的形态更加多元化,造园的手法更加新颖,内涵外延更加宽广,功能不断延伸,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通过园林获得精神愉悦和文化享受的期待。园林文化总是与一定的时代发展相互联系,今天的园林既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呼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并创造未来的文化遗产。一是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激起园林文化浪花。就单个园林作品而言,只有置于园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运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手法,才会表达出园林文化的亮点。这种表达,才能使历史文化在园林中得到回归,才能找到灵感,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在园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形成浪花,让人感到愉悦,受到熏陶。二是要在时空隧道中不断树立园林文化丰碑。传承历史而不模仿历史,吸收精华而不照搬精华,浓缩当代而不平铺直述当代。只有浓缩当代园林文化艺术精华,建设具有突破性的精品力作,才能留下传世佳作,树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园林文化丰碑。三是要在城市布局中不断彰显园林文化特色。精明的城市建设、经营和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园林文化的影响力去优化、调整城市的布局,城市才会因园林而具特色。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城市布局,培育园林文化特色,增强园林文化活力。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利用园林文化特色的影响力,促进城市布局的调整,扩大园林文化的发展空间。在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园林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四是要在法规轨道中不断提速园林文化发展。及时出台政策、法规,支持园林文化发展加快,激励园林文化载体的建设、发展和创新,保障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使之趋向专业化、特色化乃至资质化,实现园林文化的历史保护与创新发展,为未来园林文化持续奠基。五是要在文明创建中不断释放园林文化功能。园林的自然属性被赋予文化内涵后,就会潜移默化地净化人、熏陶人、感染人,反应为社会属性。我们必须遵循园林文化发展规律,凝聚和吸收发展园林文化的动力,挖掘、发挥和提升园林文化的社会功能,即愉悦身心、平和心态、陶冶情趣、涵蓄修养的功能,不断孕育园林里的文明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本文图片均由苏霓斌局长提供)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